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后支藤拄晚晴。
城外诸峰迎落照,松根细草总斜明。
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
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
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后支藤拄晚晴。
城外诸峰迎落照,松根细草总斜明。
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
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和深远的怀念之情。开篇“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后支藤拄晚晴”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眺望天气变化的一种期待与等待,而“城外诸峰迎落照,松根细草总斜明”则描绘了一幅山色温润、阳光透过树梢的和谐景象。这里的“晚晴”与“斜明”都是对光线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
然而,随后的“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却转折为一抹淡淡的忧思。诗人远眺北方山岭,却无法收到来自那边的书信,这种隔绝带来的孤寂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秋天的来临中变得更加强烈。
最后,“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则是诗人在这种心境中寻找到的一丝慰藉。荷花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象,也成为了诗人与过去记忆的唯一联系。在微风中摇曳的荷叶,如同一顶翠绿色的帽子,为行走其间的人带来一份清凉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黄裳元吉纵金风。
击疏桐。
退残红。
万物归根,祖意证圆空。
兀兀时当明西令,黄菊绽,秋香满玉丛。
登高圣会兴无穷。
燕金翁。
聚仙童。
爽气盈襟,沉寂内灵通。
高傲无为真自乐,显本体,振巍巍,万古雄。
炼丹成数究。
进水火、抽添六阳时候。
严严虎龙开,卷清风币地,两情精媾。
雷轰宇宙。
渍玉蕊、灵芝吐秀。
待药垆、火冷冰凝,方是雪肌成就。
身富香喷兰麝,内放金光,夜明如昼。
冲虚德懋。
表清净,果无漏。
罄色空都泯,魄纤魂圣,地厚天高远透。
向三清、妙选丛中,已争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