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
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
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
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
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
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
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上知名的人物,如嗜酒的孟嘉、桓温之笑,以及徐邈的狂言和孟子的疑惑,来表达自己与友人(太守徐君猷和通守孟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欣赏。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这里的“公”指代友人,而“我”则是诗人自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理解和共鸣,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相互间的情谊。
下片“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及品味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俗观念的超越。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艺之美,“高人”是指那些能理解和欣赏这种美的人。
最后两句“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诗人提到“二子”可能是指自己与友人的某种精神状态或文学作品,这里的“灵”意味着才华横溢,而“抚掌”则表达了一种欣赏和赞美的情感。至于“吾孙”,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后世,或者更广义地理解为能够领会诗人情怀的读者。“独醒时”则是形容那些能在醉生梦死的人群中保持清醒的个体。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深厚友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昆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
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
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
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
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
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
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
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
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
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
雁门禅客吟春亭,牡丹独逞花中英。
双成腻脸偎云屏,百般姿态因风生。
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
蕊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
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
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
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
红葩艳艳交童星,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鞮上惭清明。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