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其三》
《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三家成佛本来西,共坐莲胎出淤泥。

归侍玉除还似约,去腰金印定如携。

慇勤鸟劝花前醉,邂逅人逢叶上题。

纵有凤毛传序远,未应能似雁行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其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宗修行图景。

首联“三家成佛本来西,共坐莲胎出淤泥”以“三家成佛”为引子,暗喻三位高僧共同修行,最终达到成佛的境界,如同莲花从淤泥中生长而出,象征着修行者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最终获得解脱。这里巧妙地将佛教的修行理念与自然界的莲花生长过程相结合,寓意深刻。

颔联“归侍玉除还似约,去腰金印定如携”则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在成佛后回归清净之地,侍奉于佛祖座前的情景,同时又暗示了他们曾经的世俗身份与权力,如今已放下一切,回归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这一联通过“玉除”、“金印”的对比,展现了从世俗到精神世界的转变,寓意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物质的束缚。

颈联“慇勤鸟劝花前醉,邂逅人逢叶上题”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鸟儿在花前殷勤劝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仿佛在花叶间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生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尾联“纵有凤毛传序远,未应能似雁行齐”以“凤毛”与“雁行”为喻,前者象征着传承的深远与辉煌,后者则比喻团队的整齐与和谐。这一联既表达了对传承与发展的重视,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里,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虽然传承可以延续久远,但真正的和谐与统一,却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与协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刻内涵,也传达了对自然美、和谐社会以及个人精神成长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吴德永远寄乾栗五百颗荷其厚意戏作长句谢之

海山深处住多年,容貌虽衰齿尚坚。

长使玉泉归绛阙,每留真火暖丹田。

感君特地贻乾栗,知我犹能咬石莲。

土物欲寻香翠报,近来行市正增钱。

(0)

庚午重九予以忧患经此节物亦强举杯复同坐客步至陈氏水阁率尔成韵

累岁严亭会众宾,今年九日未全贫。

樽中有酒须招客,篱外无花免笑人。

竹杖芒鞋行自惯,风轩水阁坐来频。

鬓边强把茱萸插,万里谁嗟老病身。

(0)

寄内

袅袅秋风度泬寥,卧闻微雨打芭蕉。

黄花篱落重阳近,白发江津客路遥。

家信隔年新恨过,箧衣经暑旧香消。

小槽正想珍珠滴,海舶来时寄一瓢。

(0)

补之以鍊养之说勉德循眷眷之意并见二诗若惧其不我从者以待德循可也他人能无诮乎因次韵奉寄·其一

漫道壶中别有春,枉教众楚笑齐人。

本来妙说元无说,信是灵真未识真。

佩剑携书如可继,杀鸡炊黍不妨频。

相逢且说无生话,若问长生有大钧。

(0)

赠李振祖

儿时思致早飘然,便合高鶱在少年。

下第令人感二鸟,上庠寄径应三鳣。

义方永诀诗无恙,手泽珍藏墨尚鲜。

识取前修显扬事,决科之外有流传。

(0)

马上寄补之以急归不果追前约为恨

归鞍乘月夕,度岭访灵真。

路转山邀马,溪回水趁人。

春残花院静,家近梦归频。

回首追前约,犹如未了因。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