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山人,被推作、诸军都督。
对朔雪边云,上马龙光醲郁。
戊己营西连太白,甲丁旗尾扪箕宿。
倚梅花、听得凯歌声,横吹曲。船易漏,袽难沃。
柯易烂,棋难复。阅勋名好样,只推吾蜀。
风撼藕塘猩鬼泣,月吞采石鲸鲵戮。
管明年、缚取敌人回,持钧轴。
白鹤山人,被推作、诸军都督。
对朔雪边云,上马龙光醲郁。
戊己营西连太白,甲丁旗尾扪箕宿。
倚梅花、听得凯歌声,横吹曲。船易漏,袽难沃。
柯易烂,棋难复。阅勋名好样,只推吾蜀。
风撼藕塘猩鬼泣,月吞采石鲸鲵戮。
管明年、缚取敌人回,持钧轴。
诗中描绘了一个边塞将领的形象,这位将军被推举为诸军都督,负责守卫国家的疆土。在雪花飘落、云层叠起的边关之地,他策马而行,身上散发着龙般的光芒和英雄气概。通过“戊己营西连太白,甲丁旗尾扪箕宿”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军队的壮观场面和严密的组织纪律。
诗人在梅花之下听闻胜利凯歌的声音,横吹曲调中流露出一丝豪迈与自信。然而,也隐含着对战事的忧虑,如“船易漏,袽难沃”暗示战争中的艰辛和防御上的不足;“柯易烂,棋难复”则反映出胜利后重建的不易。
接着,“阅勋名好样,只推吾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蜀地的骄傲,以及对将领才能的认可。最后两句“风撼藕塘猩鬼泣,月吞采石鲸鲵戮”,则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悲壮与神秘氛围,似乎连自然界都为之动容。
诗末“管明年、缚取敌人回,持钧轴”显示出将军的英勇和对战事的掌控。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将领们的英雄本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期望和赞美之情。
擘麝添香,分泉试茗,窗外竹声敲晚。
薄暝帘栊,犹有细蝉轻燕。
池塘畔、几日西风,早瘦了、藕花一半。
更禁他、素绠银床,萧萧落叶暗蛩满。
悲秋谁似宋玉,聊借筒杯送酒,绮怀同遣。
试读新词,可要素筝低按。
忆桐花、小阁灯凉,无奈是、吟秋人远。
剩今宵、谱入琴丝,曼音和漏转。
旧隐青溪深处,镜展流波,云飞高阁。
新来多病,朝暮自垂轻幕。
追怀梦影,黯然无绪,步屐苔生,单衣寒薄。
剩有笺分凤纸,暗写绸缪,题记犹遍阑角。
世事忽看变态,击来渐识情味恶。
纵使丹忱在,怨青蝇谗口,恩共金铄。
啼珠匀脸,悒悒背灯双落。
断茧抽丝难制锦,但缠绵盈握。
此冤怎诉,无个人问著。
指凌虚秀起,乍惊认、富春山。
有叠嶂萦回,疏林莽宕,流水弯环。荒滩。
坐垂钓处,总一时、移置小窗閒。
展卷不妨卧对,旧游如可追还。前贤。胜迹凋残。
空怅想、劫灰寒。藉粉本钩摹,恍然再睹,千古云烟。
参禅。悟真画理,笑昔邪、犹是近中年。
惟许吴兴同调,更添翠竹千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