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簪盛花嘲之》
《玉簪盛花嘲之》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去年百叶仅遮根,今岁千花烂压门。

带佩银铃摇绿帔,琵琶玉肘满乌孙。

时从鬓底娇临镜,曾记燕中买论盆。

秋后芙蓉憔悴尽,膏烟泣露领江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玉簪盛花嘲之》。诗中以玉簪花为对象,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生长状态,描绘了玉簪花从稀疏到繁茂的变化过程。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玉簪花以生命,生动地展现了其生长的动态美。

“去年百叶仅遮根,今岁千花烂压门。” 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示了玉簪花从去年的稀疏到今年的繁茂。去年的玉簪花仅仅遮住了根部,而今年则开出了千朵花,覆盖了整个门口,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的迅速。

“带佩银铃摇绿帔,琵琶玉肘满乌孙。”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玉簪花盛开的景象。银铃般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绿色的叶片如同披上了一层轻纱,而花朵仿佛琵琶玉肘般点缀在乌孙之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玉簪花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时从鬓底娇临镜,曾记燕中买论盆。”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玉簪花比作女子,生动地描绘了其娇美的姿态。有时它会像女子一样低头照镜子,回忆起曾经在燕中购买花盆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秋后芙蓉憔悴尽,膏烟泣露领江村。”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将玉簪花与秋后的芙蓉进行比较,强调了玉簪花在秋天依然保持其美丽和生命力。即使在秋风萧瑟之时,芙蓉已经凋零,而玉簪花却依然绽放,仿佛在哭泣的露珠中引领着江村的宁静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玉簪花生长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施明可自湘潭还霅川以诗编相示摘其中重阳一篇次韵题似明可

倦游何似雁随阳,愁绪知添几线长。

归路驿梅多未破,吟边汀芷蔼馀香。

寄声鸥鹭旧同社,可奈鹥凫纷着行。

乞与东风一吹送,偃松犹及共流觞。

(0)

李德夫司理即永康官居辟小轩赋诗二首求京花和韵遣送·其二

西洛风流压众芳,十分国艳与天香。

护持翠幕千窠锦,羞涩青铜两鬓霜。

不怕眼花疑保福,且将色相问空王。

书窗不要笙歌杂,茗碗相娱味更长。

(0)

拟玉溪体赋醴泉墅海棠二首·其一

东皇张饮锦周遭,华艳偏宜望处高。

结绮楼深迷玉树,销金帐暖醉羊羔。

先驱瑞节眩秾李,近侍舞衫环茜桃。

乞得巫云来芘护,蜚廉作横未应饕。

(0)

自七曲祠下乘马至上亭二首·其二

仗卫森严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0)

夔门邂逅同年汪丈奉议示诗和吟三首·其二

鹏风九万是修程,驷马何妨缓辔行。

圣治今方法元祐,白头尽耐立功名。

(0)

施兄折赠苔梅将以二绝和韵谢之·其二

枯木岩前不受寒,几曾披腹诧琅玕。

春风何限閒花草,岁晚贞心要耐看。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