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閒居十首·其七》
《岁暮閒居十首·其七》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行过宿草也堪悲,白水青松好为谁。

排难祗今无籍福,论交自昔长袁丝。

刺留怀底都忘灭,膝炙车中不耐追。

莫怪书生偏钝直,君房未易许相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的《岁暮閒居十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行过宿草也堪悲”,诗人以“宿草”比喻逝去的时光,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哀伤之情。“白水青松好为谁”,接着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白水青松象征着高洁与宁静,然而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却感到无人能欣赏或分享这份美好,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排难祗今无籍福,论交自昔长袁丝”,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他感叹如今已无处寻求庇护,昔日的交情如同细丝般脆弱,难以维系。

“刺留怀底都忘灭,膝炙车中不耐追”,诗人回忆起往日的友情,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被遗忘,而想要找回那份温暖却难以实现。这里运用了“刺留”和“膝炙”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与追寻。

最后,“莫怪书生偏钝直,君房未易许相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性格直率,可能因此难以得到某些人的理解或接纳。这里“君房”可能是指某位特定的朋友,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友情珍贵的深刻感悟,以及在世态炎凉中保持真我、追求真诚友谊的执着精神。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偶成·其二

寂寞岁云暮,古树严风号。

自知非范叔,何敢望绨袍。

(0)

寒家况味诗三首·其一

迷途役役可哀怜,谁悟膏明取自煎。

花为可簪遭屈折,草因无用得新鲜。

分无求外时时乐,物不贪奇种种便。

从此闭门甘寂寞,一囊羞涩任无钱。

(0)

过虞家宅

廿载流光快掷梭,虞卿宅畔重经过。

白头野老都成鬼,红粉村娃总作婆。

官赋孰如今日重,人家不似旧时多。

夕阳野草花桥路,不觉徘徊发浩歌。

(0)

送张先生辞顺德馆西还

春雪初消柳尚疏,行人挥涕问前途。

忘忧已谢霜馀草,返哺空归月下乌。

岁月无情双鬓老,乾坤有恨寸心孤。

文情付与湄溪水,相送归舟过尚湖。

(0)

红梅为张邦秀题

鹤膝横空绿玉翘,顶朱新试不全娇。

香凝晕脸春先转,暖溢丹砂雪易消。

殊色未知逢驿寄,群芳须让赐绯朝。

早知塞北无人识,别写新词付丽谯。

(0)

湖心夜宿田家问道官陂访旧

田家住在鄱湖侧,僻处湖乡廛市隔。

自言三世在此居,自幼何曾识宾客。

上官托宿叩我门,旋扫阶除已昏黑。

呼妇出门供水薪,童稚惊窜呼不得。

庭中爇火燎衣裳,厨下烧汤洗泥滓。

莫嫌窗户多风寒,剩把蚕筐障檐隙。

湖鱼旋网味差甘,粳米新炊饭少白。

今年秋旱田不收,无酒可沽君莫责。

明朝饭罢整行装,缓步从容莫匆迫。

门前有路到官陂,莫过横塘向东北。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