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畔青山紫翠堆,昔闻此处胜蓬莱。
幸来游览仙遗迹,留壁诗文长绿苔。
岩畔青山紫翠堆,昔闻此处胜蓬莱。
幸来游览仙遗迹,留壁诗文长绿苔。
这首明代诗人何南所作的《题三洲岩》诗,描绘了三洲岩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赞美之情。
首句“岩畔青山紫翠堆”,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三洲岩周围群山环绕、色彩斑斓的景象,仿佛紫色与翠绿色的山峦堆砌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瑰丽与神秘。这里的“紫翠”二字,不仅描绘了山色的丰富层次,也暗示了山景的生机勃勃与深邃幽静。
次句“昔闻此处胜蓬莱”,通过对比手法,将三洲岩与传说中的仙境蓬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三洲岩独特魅力的赞叹。蓬莱是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以形容三洲岩的美丽与超凡脱俗,让人不禁想象此处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奇景与故事。
后两句“幸来游览仙遗迹,留壁诗文长绿苔”,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有幸来到此地,不仅欣赏到了自然风光,还发现了历史的痕迹——“仙遗迹”。这些遗迹可能包括古人留下的石刻、壁画或是其他文化遗存,它们见证了三洲岩的历史变迁,也增添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诗人感慨于这些诗文的留存,虽然岁月流转,但它们如同绿苔般在岩石上生长,永续流传,象征着人类智慧与情感的不朽。
整首诗通过对三洲岩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叶脱林梢处处秋,壮怀易感更登楼。
日斜钟阜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慢流。
人似仲宣思故国,诗如杜老到夔州。
十年前作金陵梦,重抚栏干说旧游。
渡头问舟子,此渡胡名萧。
舟子笑答我,使君家匪遥。
岂不闻侍郎,名德重本朝。
屡为二千石,两至万里桥。
渡旁乃其宅,人亡木惟乔。
阴德满乡闾,嘉话传鱼樵。
江水流有尽,姓名磨不消。
近同池号谢,远类江称姚。
赧颜谢舟子,讲闻非一朝。
恨生晚且贱,无繇际清标。
坡公不识范,韩子思之侨。
敬瞻通德门,魂往不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