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其四第四拍》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其四第四拍》全文
唐 / 刘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山川路长谁记得,何处天涯是乡国?

自从惊怖少精神,不觉风霜损颜色。

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

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汉月应相识。

(0)
注释
山川:指代大地和河流,代表地理环境。
路长:形容道路遥远。
乡国:故乡或祖国。
惊怖:震惊和恐惧。
少精神:失去活力和精神。
风霜:比喻岁月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颜色:这里指容颜和气色。
归梦:回家的梦境。
朦胧:模糊不清。
胡天:指边疆或异域的天空。
汉月:指中国的月亮,象征家乡。
翻译
山川道路漫长无迹,哪里才是我故乡的土地?
自从那次惊吓后,我精神不再饱满,不知不觉间岁月已使我容颜憔悴。
夜晚的归乡梦境时有时无,模糊不清怎能传递讯息?
在这辽阔的胡地呼唤无人回应,明亮的汉家明月或许能理解我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作品,名为《胡笳十八拍》之《第四拍》。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家乡的怀念和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山川路长谁记得,何处天涯是乡国?" 这两句通过对远方山川和漫长道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山川路长"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痛,而"谁记得"则表现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受。"何处天涯是乡国?" 这个问题不仅是在询问归途的方向,更多的是在追寻心中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愫。

"自从惊怖少精神,不觉风霜损颜色。"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外界变化的无感。"惊怖"暗示着诗人可能经历了一些让他精神受创的事情,而"不觉风霜损颜色"则是说,尽管外界的季节变换、天气冷酷都在削弱他的容颜,但他自己却浑然不觉,内心的痛苦已经超越了对外界感官的体验。

"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夜晚在梦中寻找故乡,但梦境模糊,不知如何才能得到家乡的信息。"夜中归梦"展示出诗人对家的渴望,而"来又去"则是梦境的不稳定和不可捉摸,反映了现实中的无奈与失落。

"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汉月应相识。" 最后两句通过对胡天(边疆地区)和汉月(中原地区)的呼唤,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渴望。"漫漫胡天叫不闻" 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呼唤却得不到回响,而"明明汉月应相识" 则是在强调即便不能亲临,也希望能有某种方式与那边保持联系,或者是心灵上的沟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故土的不舍。同时,它也反映出古代士子对于边塞生活的凄清与寂寞。

作者介绍

刘商
朝代:唐   字:子夏   籍贯:徐州彭城县   生辰:766年—779年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猜你喜欢

送张景宣下第东归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

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0)

山中寻道人不遇

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鍊形。

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

棋于松底留残局,鹤向潭边退数翎。

便欲此居闲到老,先生何日下青冥。

(0)

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

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

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

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

林中若使题书信,但问漳滨访客船。

(0)

送薛六暂游扬州

志在乘轩鸣玉珂,心期未快隐青萝。

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

(0)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

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

(0)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十五

何处深春好,春深少妇家。

能偷新禁曲,自剪入时花。

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从来不堕马,故谴髻鬟斜。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