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
《折桂令》全文
- 注释
- 雁杳鱼沉:形容书信全无,音讯渺茫。
丢抹:即丢丢抹抹,梳妆打扮之意。
谁曾:何曾。
绷曳:勉强支持。
一百五日:即寒食日。
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刚好一百零五天。
二十四夜祭灶:旧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间祭“灶王爷”。
笃笃寞寞:周旋、徘徊。
咨嗟:叹息。
- 翻译
- 想人生最苦的是离别,鸿雁杳无踪迹鱼儿沉入深处,书信断,音讯绝。娇美的模样好屈辱,大好的时光有谁曾经受用,穷家的日子一天天难以支撑,才过了一百零五天上坟扫墓的日月,又到了二十四日夜晚祭灶的时节。实实在在的终年祈祷,孤孤零零通宵叹息,欢欢喜喜把他盼了回来,凄凄凉凉人已老了头发已斑白。
- 鉴赏
这首元代刘庭信的《折桂令》描绘了人生的离别之苦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人以雁南飞、鱼沉海底比喻分离的遥远和音讯断绝,形象地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主人公回忆过去的好时光,感叹如今贫困的生活,每日艰辛度日。短短一百五十天后,又到了祭奠亲人的时节,一年又一年的孤独与哀叹,期盼着团聚却只能独自承受岁月的侵蚀。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时间的流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凉,令人感同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龙眠画马
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
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
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
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
断缣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羁。
赏奇好古自一癖,感事忧国空馀悲。
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衔枚夜度桑乾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