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其一》
《古诗·其一》全文
宋 / 周师成   形式: 古风

昔怀今未归,悄悄与谁语。

超超何所为,空斋听春雨。

锵然金玉声,幽窗相尔汝。

政以平在中,万物皆媚妩。

暗想四城外,花草不可数。

浮云日夜征,东皋怅何许。

(0)
注释
昔:过去。
怀:思念。
归:归来。
悄悄:静静地。
谁语:向谁诉说。
超超:超越常规。
空斋:空荡的书斋。
锵然:清脆的声音。
幽窗:幽静的窗户。
政:恰好。
平在中:内心的平静。
四城外:城外。
花草:花草。
浮云:浮云。
日夜征:日日夜夜飘荡。
东皋:东边的高地。
怅何许:感到迷茫或失落。
翻译
过去的思念如今仍未归来,我悄悄地向谁倾诉呢?
超越常情我在做什么,独自在空荡的书斋聆听春雨声。
金玉般清脆的声音响起,幽静的窗户边仿佛你我对话。
关键在于内心平静,万物因此显得娇媚可爱。
暗自想象城外的世界,那里的花草多得数不清。
浮云日复一日地飘荡,我在东边的高地感叹不已,不知所措。
鉴赏

这首宋朝周师成的古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环境的交融。首句“昔怀今未归”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如今未能归乡的遗憾,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接下来,“悄悄与谁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人倾诉的寂寥。

“超超何所为”可能是指诗人试图超越日常琐事,寻找精神寄托,但又不知所措,只能在空斋中聆听春雨的悄然之声。“锵然金玉声”形容春雨落在窗户上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与幽静的室内生活形成对话,带来一丝慰藉。

“政以平在中,万物皆媚妩”两句,诗人将内心的平静视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使得周围的万物都显得生动而美丽。然而,这种宁静并不能完全掩盖诗人对外界的关注,“暗想四城外,花草不可数”,他想象着城外的繁花似锦,更增添了思乡之情。

最后,“浮云日夜征,东皋怅何许”以浮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生的无常,诗人站在东皋(田野)上,心中充满惆怅,不知未来将去向何方。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周师成
朝代:宋   字:宗圣   号:雉山   籍贯:长兴(今属浙江)

周师成,字宗圣,号雉山,长兴(今属浙江)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工诗文,名闻一时,卢祖皋、赵师秀、刘克庄等皆与之游。晚年若有所遇,如游仙散圣之人。有集,已佚。事见《贵耳集》卷中、《梅涧诗话》卷下。今录诗十二首。
猜你喜欢

山中绝句

文山突兀接晴空,俯瞰群山培塿同。

昨日市城西望处,此峰正是夕阳中。

(0)

送陈其政副使之任广东

荷风柳露飏双旌,杯酒酬君出凤城。

江上锦帆鹦鹉唤,岭头龙节荔枝迎。

烟消瘴地花多种,山耸蛮天驿几更。

回首洛阳春易老,可能频念故人情。

(0)

海口八字山炮台

并马登临际,重云黯未开。

班师存旧垒,遗策问荒台。

蜃气因风散,涛声挟雨来。

筹边劳指顾,端藉出群才。

(0)

秋望

关山迢递夕阳斜,衰草离离客路赊。

野水连天惟渡鸟,孤城隐雾半藏花。

南来旅雁云边笛,北云归鞍塞上笳。

独怪湖滨垂老叟,经年寂寞滞天涯。

(0)

清明书感

稠桑密蔓翠遥遥,独坐空堂对泬寥。

风雨愁连小寒食,乡关泪溅闰花朝。

万山重复皆遮眼,五斗凄凉尚折腰。

手种长乡山畔柳,为谁攀尽最长条。

(0)

寿林秋浦先生

硕果风流在薜萝,主持文藻逸情多。

时违不损龙高卧,道大何劳凤作歌。

旧学人争推伏胜,一经吾尚及田何。

华堂丝管扬亭月,岂独候芭载酒过。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