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
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
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
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
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
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
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
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之外的旅行生活,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首句"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表达了诗人经历了酷热的夏季,但仍未有返回都城长安的打算,这里的“三伏”指的是古代分割夏季的一个方法,即每个时段约为十天,一共三十天。通过这样的开篇,诗人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接下来的"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则透露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和对往事的回味。“蛩声”指的是蟋蟀的叫声,而“秋不动”可能象征着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平静;而“燕别”则是指与燕地(今北京一带)之人的告别,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淡淡哀愁。
第三句"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进一步营造了一种萧瑟的秋景。这里,“乱叶”象征着树木落叶的季节,而“随寒雨”则加深了这种萧瑟感;“孤蟾起暮关”则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在黄昏时分经过边塞之境,孤寂而又凄凉。
最后两句"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显示了诗人的行踪,他经常穿越高山峻岭,行进于旗帜之间。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旅行的艰辛,也象征着他在官场或军旅中的身份和职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念友人的游子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知道芳菲只恁休,也应秉烛及春游。
来牛去马乾坤老,旧燕新鸿岁月流。
千里空劳芳草梦,一樽聊慰落花愁。
桃源只在扁舟外,说著仙郎却缪悠。
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
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
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月痕如洗。
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麈尾。静中留此佳致。
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闲徙倚。
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蜚廉莫起。
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