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陇州旅中书事寄李中丞》
《陇州旅中书事寄李中丞》全文
唐 / 许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

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

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

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

(0)
注释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期,这里指盛夏。
客吟:旅人在外吟诗。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故乡或归处。
未拟还:没有打算回去。
蛩声:蟋蟀的叫声。
秋不动:到了秋天就静默了,比喻寂静。
燕别:燕子离开,象征离别。
思仍闲:思绪仍然显得宁静或悠闲。
乱叶:散乱的落叶。
寒雨:寒冷的秋雨。
孤蟾:孤独的月亮,蟾通常指代月亮。
暮关:傍晚的关隘,象征边远之地。
经时:经过一段时间。
高岭外:高山之外,远离繁华的地方。
来往:形容频繁地在外奔波。
旆旌:古代旗帜的总称,这里代表军队或行旅。
翻译
盛夏时节我仍在异乡吟诗作赋,未曾打算返回长安。
蟋蟀在秋天里悄无声响,离别的燕子让思念依旧悠长。
纷乱的叶子随着寒雨飘落,孤独的月儿在暮色中升起照耀着边关。
长久以来我在高山之外往来,只见战旗在风中飘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之外的旅行生活,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首句"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表达了诗人经历了酷热的夏季,但仍未有返回都城长安的打算,这里的“三伏”指的是古代分割夏季的一个方法,即每个时段约为十天,一共三十天。通过这样的开篇,诗人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接下来的"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则透露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和对往事的回味。“蛩声”指的是蟋蟀的叫声,而“秋不动”可能象征着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平静;而“燕别”则是指与燕地(今北京一带)之人的告别,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淡淡哀愁。

第三句"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进一步营造了一种萧瑟的秋景。这里,“乱叶”象征着树木落叶的季节,而“随寒雨”则加深了这种萧瑟感;“孤蟾起暮关”则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在黄昏时分经过边塞之境,孤寂而又凄凉。

最后两句"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显示了诗人的行踪,他经常穿越高山峻岭,行进于旗帜之间。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旅行的艰辛,也象征着他在官场或军旅中的身份和职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念友人的游子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许棠
朝代:唐   字:文化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猜你喜欢

别何复初教授

貂裘日以敝,沧海理归舟。

恋友那忍别,思亲讵敢留。

岂无还家乐,而怀索居忧。

北风吹大江,江水日夜流。

吾道莽何之,天运良悠悠。

安得两黄鹄,与子仍丹丘。

(0)

和张君春晚园

知道芳菲只恁休,也应秉烛及春游。

来牛去马乾坤老,旧燕新鸿岁月流。

千里空劳芳草梦,一樽聊慰落花愁。

桃源只在扁舟外,说著仙郎却缪悠。

(0)

凤凰台二首·其二

三山二水年年在,向日浮云处处多。

醉拍栏杆呼李白,东风吹雨下新河。

(0)

摸鱼儿.麈梅

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

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

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月痕如洗。

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麈尾。静中留此佳致。

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闲徙倚。

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蜚廉莫起。

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

(0)

浣溪沙

梦泊游丝画影移。水沈香宛紫烟微。

玉笙才过画楼西。

天上人间花事苦,镜中翠压四山低。

又成春过据莺啼。

(0)

寿友人

当年崧岳庆生贤,恰在新秋四日前。

万缕水沈燃宝鸭,千钟?醁酌金船。

冰桃雪藕将陪宴,雨柏霜松莫计年。

金鼎若容负薪水,亦令鸡犬得神仙。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