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
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
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月痕如洗。
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麈尾。静中留此佳致。
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闲徙倚。
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蜚廉莫起。
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
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
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
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月痕如洗。
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麈尾。静中留此佳致。
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闲徙倚。
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蜚廉莫起。
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
这首《摸鱼儿·麈梅》是宋代词人颜奎的作品,通过对琴台上的梅花进行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开篇“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以琴台为背景,暗示梅花在尘世中依然保持着高洁之态,如同女子的纤细手指在春风中轻轻绽放。接下来,“峥嵘鹤膝翘空势”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干挺拔的姿态,仿佛仙鹤展翅。
“取次著花安蕊”进一步刻画梅花花朵的繁密与生机,而“偏有意”三字则赋予梅花以情感,似乎它有意要在竹林之外展现出自己的清雅。“飞洒轻烟里”描绘出梅花在烟雾中的飘逸之美,犹如水墨画中的意境。词人接着感叹,梅花的洁白无需丹青渲染,其自然之美已足够清丽。
下片转向夜晚,词人提醒人们在华堂之中,应珍惜这静谧时刻,不要轻易弹拨麈尾打扰这份宁静。他沉醉于梅花带来的静美,回忆起桥西梅花香溢之处,如今都随流水消逝。“闲徙倚”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感叹人生如梅花般易逝。“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揭示了人生的无常。
最后,词人借“蜚廉莫起”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期待有神人能以风的力量,将梅花的影子留在窗纸上,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词人的人生哲思和情感寄托。
又鸳行月悄,蝶路烟疏,勾恨入箫眼。
那角回阑底,私凭处、窥侬曾记双燕。闲情自款。
道别来、多受春感。
想花落、有小鬟埋也,比枝上犹暖。何限。清歌未散。
背低帘短烛,凄写愁翰。
绿黯烟帆迥,湘栊外、因卿还系柔缆。杨花万点。
未上衣、先共魂远。只今夕楼阴,愁占了,没人见。
月懒兰闺,云慵柳榭。倩魂飘断帘隙。
细写生绡,化入暝烟无迹。
暗银塘、腻粉吹香,伴那日、曲阑空碧。
脉脉镇、含娇欲堕,个中描得。怯咏西楼素魄。
剩一缕吟边,茜丝沾湿。睡熟闲鸥,波底梦痕凉白。
颤罗衣、画槛风侵,褪不尽、可怜颜色。
颦夕怅团栾,小影花阴遥隔。
河桥人去,便柔腰影瘦,堕鬟钗乱。
拂水藏鸦,锦城不记年光换。
斜风冷雨隋堤畔,那更忆、舞馀娇困。
问灵和、往日张郎,可风流犹擅。应念繁华事散。
方落絮抽条,便成凄惋。
人世愁多,从今莫向人青眼。
离怀别苦何时断,待种向、小庭深院。
不堪惯、只系斑骓,临野岸。
殿春春已去,池台如梦,销魂一顾。
梦不分明,休问谁家庭宇。
淡薄脂痕慵傅,拚禁受、几番风雨。
君莫妒,同命东风,尽甘迟暮。
空自忏、绀鬓年年,情天易老,念念芳悰非故。
不应邂逅,迎笑花枝,如此萧凉情绪。
试检点、人间何味,漫赢得、清愁如许。
谁共语,倦矣栖林静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