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窄难妨马,阑空半占花。夕阳如网堕溪斜。
浸透一重帘子,吹泪阁窗纱。
小影眉边月,啼妆脸上霞。西施生小苎罗家。
那日门前,一树柳阴遮。
那日柳阴深处,晓梦破啼鸦。
提窄难妨马,阑空半占花。夕阳如网堕溪斜。
浸透一重帘子,吹泪阁窗纱。
小影眉边月,啼妆脸上霞。西施生小苎罗家。
那日门前,一树柳阴遮。
那日柳阴深处,晓梦破啼鸦。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以浣纱士女为主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风情。首句“提窄难妨马”,写出了小径狭窄,马儿行走时仍能自如通过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日常与自然的和谐。次句“阑空半占花”则描绘了栏杆空隙中花朵盛开的景象,富有生机。
“夕阳如网堕溪斜”运用比喻,将夕阳比作垂落的渔网,形象地描绘出夕阳低垂、溪水潺潺的静态美。接下来,“浸透一重帘子,吹泪阁窗纱”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暗示了浣纱女子内心的愁绪,仿佛连帘子和窗纱都被夕阳的余晖和情感所渗透。
下片转向人物刻画,“小影眉边月,啼妆脸上霞”描绘了女子的清秀容颜,月光映照在眉梢,而啼哭后的妆容带上了淡淡的红晕,如同晚霞般动人。最后两句“西施生小苎罗家。那日门前,一树柳阴遮”借西施的典故,点明了浣纱女子的身份,以及她曾在一个柳荫深深的地方生活,增添了历史与传说的韵味。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展示了江南水乡的景致,又传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见君叔夜眼已青,及见元方心转倾。
孤帆挂雨动秋兴,为君且赋秣陵行。
秣陵浮云壮北阙,丛桂含香待谁发。
醉艇时凌朱雀烟,吟鞭缓踏长干月。
江头小女字阿敷,十年工瑟还工竽。
一朝身在黄金屋,始信红颜与众殊。
陈侯不愿二千石,西望三巴鬓为白。
台中解绶欲生还,御史下堂相苦迫。
荐书空自满承明,紫马翩然辞帝京。
河东股肱任尔毁,山人腰骨今殊轻。
却过九折回车地,大笑当时叱驭生。
为问君恩竟多少,无烦令伯陈情表。
郫筒酒底东风宽,邛竹杖头明月小。
更羡春鸡问寝归,支颐坐对峨眉晓。
高侯挟我游盘山,下盘已见凌大荒。
一峰长悬辽海色,千涧暗发松花香。
寒流触磴挂玉乳,老桧破石垂青裳。
虎豹盘挐斗屈强,虬龙甲鬣森开张。
芒鞋恍蹑元气度,竹榼欲借春云装。
行穷杳霭径将绝,忽有钟声来上方。
排空独创舍利塔,凿壁更筑支公房。
我疲足力欲就枕,高侯贾勇不可当。
俯看群山一培塿,榆关铁岭横苍茫。
建牙吹角浩无际,飞刍转饷遥相望。
天门绝顶仅咫尺,安得送侯北斗傍。
坐挥如意夺敌胆,万马不敢骄秋霜。
野夫饱弄兹山色,何似日作尚书郎。
冥搜出天巧,遐尚穷真域。
猿饮迫相辅,鸟伸骇所获。
金膏时自闪,琼乳静还滴。
窥天一线杳,察坠千鳞坼。
云烹丹灶温,芝耕石田瘠。
信足如已穷,俯身忽中辟。
浴日万象开,琉璃成五色。
芙蕖冠瑶柱,玫块填萝席。
缔搆疑化城,阴森恐蛟宅。
张公何为者,自言得灵液。
千载垂空名,其人郁为腊。
摄衣云霞颠,矫首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