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峰最上层,虚榭雅堪凭。
与颢气俱尔,知祝融几曾。
博疑逢子晋,啸或听孙登。
理趣将诗境,于斯识妙凝。
别峰最上层,虚榭雅堪凭。
与颢气俱尔,知祝融几曾。
博疑逢子晋,啸或听孙登。
理趣将诗境,于斯识妙凝。
此诗《搆虚轩》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在高耸山峰之巅,建造一轩,名曰“搆虚”,其环境幽静雅致,令人流连忘返。诗人通过“别峰最上层,虚榭雅堪凭”开篇,直接点明了轩的位置与环境特点,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
接着,“与颢气俱尔,知祝融几曾”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宏大景象与古代神话人物祝融相联系,表达了轩所在之地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似乎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轩的所在之处描绘得既超凡脱俗又充满深邃的哲思。
“博疑逢子晋,啸或听孙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子晋和孙登均为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前者是仙人,后者是隐士,诗人在这里借他们的故事,表达了对轩所在之地的向往与追求,即希望在此处能够遇见超凡脱俗之人,聆听他们的心声,体验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状态。
最后,“理趣将诗境,于斯识妙凝”总结全诗主旨,指出轩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寄托,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趣味,让人在其中领悟到诗歌的真谛,认识到在此地可以凝聚出一种独特的美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搆虚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人文、哲学等多重元素的融合与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一念落人境,世路分崩奔。
车轮战黄埃,荏苒还自昏。
安知摩尼珠,岂处浊水浑。
今我虽纠缠,犹有故我存。
云山时独往,一笑清心魂。
旧闻宝盖峰,气压群山尊。
拂衣事幽讨,烟杉转山根。
道人素所欢,踊跃欣候门。
清眸夹明镜,眈眈老彪蹲。
招邀语密室,欢颊生春温。
往往到极则,寂历双忘言。
从今尘境空,冰销了无痕。
但觉江汉流,浩荡旋其源。
至道默相喻,不许诸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