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避兵荒山侧,三日无食在荆棘。
鞋袜破尽皮肉碎,血被两踵行不得。
于时瘦妻实卧病,十声呼之一声应。
夜深困绝倚枯树,逐魂啼来雨如注。
老夫避兵荒山侧,三日无食在荆棘。
鞋袜破尽皮肉碎,血被两踵行不得。
于时瘦妻实卧病,十声呼之一声应。
夜深困绝倚枯树,逐魂啼来雨如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战乱中身处困境的老者形象。他为了躲避战祸,逃至荒山之中,已经三天没有食物,只能在荆棘丛生的地方艰难求生。鞋子和袜子破损严重,以至于脚部受伤,每一步都伴随着剧痛,行走几乎不可能。此时,他的妻子又身患重病,连声呼唤他的回应也变得微弱。夜晚降临,老者疲惫至极,倚靠在枯树旁,内心极度绝望,伴随着倾盆大雨,仿佛连哭泣的声音都被雨水冲刷得凄凉无比。
诗人袁凯通过这个场景,展现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家庭生活的破碎,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诗的语言质朴而感人,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自还吴兴居,头童而齿豁。
信意时出教,所览深以廓。
何山在何许,细路穿木末。
跻攀不惮劳,历历见郛郭。
晴岚堆紫翠,正在吾屋角。
世事苦坌并,我但专一壑。
嗟彼竞利者,为计自各各。
缅怀安定公,雅合居台阁。
平生惟自道,未有轻造脚。
朅从海陵来,姑苏亦暂泊。
湖学得公重,学子有攸托。
南园庆历间,六老曾会酌。
当年马太守,高谊谁能若。
直卿为之记,文字诚磊落。
厥今同姓侯,胸次有活著。
长篇俄写就,传写腕欲脱。
昨闻上湖坟,寒色正错莫。
樵木不为禁,宰树叹濯濯。
新祠已卜龟,华表伫立鹤。
神游倘来下,旷达离尘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