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
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
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
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
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
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
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的一段战乱场景,通过“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这一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敌军的突然袭击,使得钱塘城遭受破坏。接下来,“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两句,诗人反思了长久的太平盛世为何未能维持守备,暗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可能与防御疏忽有关。
“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则揭示了战争初期的态势,虽然天道似乎在惩罚,但敌人的势力依然强大,未见衰减。这反映了战争初期的残酷和敌方的强大。
最后,“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表达了对历史规律的理解,认为犯错是古人也有的事情,并非独今日之忧,同时也安慰了君主,不必过于忧虑当前的局势,暗示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战乱场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战争、和平、责任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君主以及历史规律的关怀与理解。
吴下寒山爱佳名,热河田盘率仿作。
松涛泉籁或仿佛,路遥岂得常凭托。
咫尺西苑传春明,结搆颇具林涧乐。
四百馀年树石古,峭茜信佳究穿凿。
我书三字题檐端,亦有雪花拂檐落。
揣称终疑未恰当,雪后今来一斟酌。
人之称也徒彼哉,天之然兮谁此若。
两浙去岁夏灾重,隰田龟坼艰耘种。
谷贵民饥俗不恬,底怪闾阎多盗鬨。
救荒筹策诏频颁,发廪通商留漕贡。
复念任恤亦小补,好施授爵劝素封。
昨闻冬月过阴寒,冰阻长河盈尺冻。
冻开旋又愁水缺,粟船浅涩难浮送。
迩来春雨云涨增,更苦连绵致霪涷。
亟待晴和资发生,南望宵衣增恻恫。
吾民何辜屡遇阨,纵施人力难为用。
民情岂能免怨咨,益虑伤和深内讼。
调幕无能繄谁责,自知奚待风人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