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去岁夏灾重,隰田龟坼艰耘种。
谷贵民饥俗不恬,底怪闾阎多盗鬨。
救荒筹策诏频颁,发廪通商留漕贡。
复念任恤亦小补,好施授爵劝素封。
昨闻冬月过阴寒,冰阻长河盈尺冻。
冻开旋又愁水缺,粟船浅涩难浮送。
迩来春雨云涨增,更苦连绵致霪涷。
亟待晴和资发生,南望宵衣增恻恫。
吾民何辜屡遇阨,纵施人力难为用。
民情岂能免怨咨,益虑伤和深内讼。
调幕无能繄谁责,自知奚待风人讽。
两浙去岁夏灾重,隰田龟坼艰耘种。
谷贵民饥俗不恬,底怪闾阎多盗鬨。
救荒筹策诏频颁,发廪通商留漕贡。
复念任恤亦小补,好施授爵劝素封。
昨闻冬月过阴寒,冰阻长河盈尺冻。
冻开旋又愁水缺,粟船浅涩难浮送。
迩来春雨云涨增,更苦连绵致霪涷。
亟待晴和资发生,南望宵衣增恻恫。
吾民何辜屡遇阨,纵施人力难为用。
民情岂能免怨咨,益虑伤和深内讼。
调幕无能繄谁责,自知奚待风人讽。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两浙叹》,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两浙地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苦难与社会动荡。诗中首先回顾了前一年夏季的严重灾害,农田龟裂,耕种艰难,粮食价格高涨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社会不安定,盗贼四起。朝廷随即颁布救荒政策,开放粮仓,鼓励贸易,征调漕粮,虽有微小补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接着,诗人描述了冬季河流结冰,运输受阻,春季连绵阴雨,导致水位上涨,进一步阻碍了粮食的运输。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的情况,诗人表达了对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忧虑,感叹即使尽力施救,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民众的怨言和不满情绪难以避免,这使得他更加担忧社会和谐。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作为君主,在面对如此困境时的能力有限,只能寄希望于贤臣良将的辅佐,并自省是否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警示和启发他人。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治理国家的深刻思考。
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
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
稍爱清觞满,仰叹高文丽。
欲去返郊扉,端为一欢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