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辞金母,东方拜木公。
云行疑带雨,星步欲凌风。
羽袖挥丹凤,霞巾曳彩虹。
飘飖九霄外,下视望仙宫。
西海辞金母,东方拜木公。
云行疑带雨,星步欲凌风。
羽袖挥丹凤,霞巾曳彩虹。
飘飖九霄外,下视望仙宫。
这是一首充满神话色彩和仙境意象的诗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仙界行游的情景。
“西海辞金母,东方拜木公。”开篇即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西海金母和东方木公都是道教中的神祇形象,诗人以此表达对自然万物之神的敬仰。
“云行疑带雨,星步欲凌风。”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示了仙人的超然行迹,他们仿佛可以驾驭云彩,步履于繁星之间,甚至能够与天气相通,与风雨相呼应。
“羽袖挥丹凤,霞巾曳彩虹。”这里的羽袖和霞巾都是仙人装饰的象征,丹凤和彩虹则是超自然美景的展现。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仙境的瑰丽,而且也展现了仙人的非凡气质。
“飘飖九霄外,下视望仙宫。”最后两句诗人自比飘逸之物,超脱尘世,居于九霄之上,从高处俯瞰,可以望见仙境的宫阙。这不仅是对仙境位置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奇幻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憧憬和向往。
闲居病亦侵,世务每绝念。
犹怜二三子,从我久未厌。
书来不改昨,意苦辞亦赡。
问我来何时,期我早会面。
我行但谋食,欲去复未便。
要当相就居,同止山水县。
读我所传书,亦足满素愿。
开卷忽有得,如饮醇酒酽。
吾闻古志士,学也盖有渐。
欲升夫子堂,不摘屈宋艳。
倒篱望青天,岂必在窥覸。
他时倘从容,此语子可验。
玄机独唱,截断众流。摆拨不拘,更无回互。
直饶释迦弥勒,不敢当头著眼。
倚天长剑,凛凛神威。杲日当空,澄澄光彩。
无物不为妙用,无法不是真乘。
控佛祖大机,廓人天正眼。当阳显示,只贵知归。
才涉思量,白云万里。
今日人天普集,对众分明剖露。
一处真,千处百处一时真。
一句透,千句百句一时透。拈起也,乾坤岌嶪。
放下也,海晏河清。
不拈不放,万仞峰头高著眼,大千世界一浮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