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
原谷径涂涩,春阳草木敷。
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
崩壑方见射,回流忽已舒。
明灭泛孤景,杳霭含夕虚。
无将为邑志,一酌澄波馀。
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
原谷径涂涩,春阳草木敷。
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
崩壑方见射,回流忽已舒。
明灭泛孤景,杳霭含夕虚。
无将为邑志,一酌澄波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清晨闲适地前往田野家庐的景象。开篇“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展现出诗人在一个悠闲的早晨前往乡间住宅的情景。“原谷径涂涩,春阳草木敷”描述了路途中的自然美景,原野小道因雨水而变得泥泞,而春日和暖使得草木繁盛。
“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则写诗人沿着弯曲的板桥走过,再次来到那条清澈的小溪边。这里的“复此”暗示了对自然景色的重返和喜爱。“崩壑方见射,回流忽已舒”中,“崩壑”指的是山涧之间的断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感受到了水流的变化,从急转而为从容。
“明灭泛孤景,杳霭含夕虚”一句则描绘了光线与阴影交织下的景象,以及暮色渐浓时天气中的不定性。“无将为邑志,一酌澄波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宁愿留下酒杯中清澈酒水的余味,不去关心世俗的纷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享受孤独与大自然共处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