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舍雀二首·其一》
《村舍雀二首·其一》全文
清 / 吴敬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衔书授箓也休论,栖宿犹堪傍市门。

何事空村来啄粟,可知挟弹有王孙。

(0)
注释
衔书授箓:指古代授予神道教或道教的秘籍和封号。
休论:无需谈论,不必提及。
栖宿:居住或歇息。
傍市门:靠近城市门口,暗示较低的社会地位。
何事:为何,什么原因。
空村:荒废无人的村庄。
啄粟:啄食谷物,比喻寻求食物。
挟弹:携带弹弓。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翻译
不必再提那些封官赐印的事情,能有个栖身之处在市井就已经足够。
为什么这些鸟儿会来到空寂的村庄觅食谷物?要知道,可能有贵族子弟带着弹弓在这里。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间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鸟儿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哲思。

"衔书授箓也休论"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无奈。"栖宿犹堪傍市门"则是说尽管鸟儿栖息在离城市不远的地方,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性,没有被城市生活所同化。

接下来的两句 "何事空村来啄粟,可知挟弹有王孙",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某种认识。鸟儿在空寂的村庄中寻觅食物,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暗示着社会中某些人的行为可能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资源来获取利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对周遭世界的敏锐观察。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吴敬梓
朝代:清   字:敏轩   号:粒民   籍贯:安徽省全椒   生辰:1701—1754年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登南岳上封寺

好风一夜扫阴霖,涌出群山紫翠深。

眼界豁然因有觉,六尘空后见真心。

(0)

季布

一诺千金汉重臣,平生恩力报何曾。

朱家不德人传美,殊愧张苍父事陵。

(0)

水仙花篇

成阵风作车,宓妃波为茵。

良夕忽会遇,明月寒铺银。

环佩凌秋空,笙箫亦具陈。

何以慰寥廓,乐此相知新。

采珠拾翠羽,言笑生华春。

赠以金琅玕,捧以白玉人。

酌醴动芳气,妙与兰茝纫。

欢娱有聚散,美宝无贱珍。

至今寒花种,清彻莹心神。

霜皑众蘖藁,孤媚良舒伸。

杜鹃望帝魂,啼血何嚚嚚。

妃子眠海棠,荒湎焉足邻。

姮女手栽桂,光彩相依因。

故知蓬瀛姿,不染纤点尘。

(0)

送赵灵秀赴筠州幕予亦将之湖外

郡以竹为名,因知此地清。

溪来城下绿,山到市边平。

入幕非无客,能文必有声。

江湖共游宦,相望若为情。

(0)

灏气行秋万宇凉,玄姑新敕办衣裳。

林为机杼织无迹,月当膏油缉易长。

谓尔索裘虽有日,到头无褐可禁霜。

工夫只有琵琶索,又在梧桐夜雨旁。

(0)

灵溪

剡东溪溜合,一派贯天台。

白鸟蒙滩下,青山倚岸回。

波心晴景动,渡口晚烟开。

咫尺通沧海,千帆自去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