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远城市,入山如未深。
林坰有黄鸟,为我贻清音。
欲拊来仪石,和之无弦琴。
调高不可作,冥然谐素心。
筑室远城市,入山如未深。
林坰有黄鸟,为我贻清音。
欲拊来仪石,和之无弦琴。
调高不可作,冥然谐素心。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闻莺》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宁静画面。首句“筑室远城市”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喧嚣都市,追求静谧生活的决心。接着,“入山如未深”暗示了他所处环境的幽深与自然的亲近。
“林坰有黄鸟,为我贻清音”两句,通过黄鸟的清脆鸣叫,传达出山林间的生机与和谐,仿佛它们是特意为诗人演奏美妙的乐曲。诗人想要以“欲拊来仪石,和之无弦琴”回应这自然的音乐,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内心的共鸣。
最后两句“调高不可作,冥然谐素心”揭示了诗人对高雅境界的向往,认为黄鸟的鸣声虽美,却难以用世俗的乐器模仿,只能在心灵深处默默感受,与自己的素心相契合。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
后山有是言,所志故甚远。
何期冻死日,五十且不满。
寒华萎高枝,良材老沟断。
耻同世俯仰,一任岁修短。
嗟哉生平诗,讵视位业损。
我又念后山,不幸以诗显。
系年为作谱,发幽惧多舛。
经春久未就,子谓我可缓。
第思同时贤,所与共往返。
柯山淮海俦,别集待搜散。
乃能从事兹,否或失太简。
行畸适病俗,尘绝叹不反。
无已天下士,竟未挂世眼。
吾意岂为诗,高才耻恒鲜。
晚来天宇阴,便有如许凉。
衣襟不作苦,灯火耿寒光。
青编如故人,入眼兴未央。
忆昔炎歊日,蒸郁如扬汤。
百事懒不支,何暇考短长。
念此深自喜,拂窗净琴张。
老来纵眵昏,闭目自焚香。
心清神亦正,圣贤俨在傍。
此意勿轻语,此景吾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