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鄂渚登南楼》
《过鄂渚登南楼》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

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

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

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èzhǔdēngnánlóu
sòng / céngbǎi

zhuàngyóushàngnánlóujīnzhòngláièrshíqiū

yǎngzhījiānzhīyóuzuódēnglínchùshìchóu

hǎoshānchángzàishìqīngyǎnshuǐrénbáitóu

lǎoxīngwèilánmíngyuèshàngguīyǒubiǎnzhōu

翻译
我曾多次登上南楼畅游,如今再次来访已过去了二十年。
转眼间还是昨日情景,登高望远哪里还有忧虑。
美好的山景始终被人喜爱,而江水如昔,人事已非。
尽管年岁渐长兴致未减,明亮的月儿升起时,我想回家,笠泽湖边有小船等待。
注释
壮游:远游。
南楼:南方的高楼或名胜之地。
今度:这次。
重来:再次来访。
二十秋:二十年。
俯仰:抬头低头之间。
犹昨:依旧如昨天。
何处:哪里。
无愁:无忧虑。
好山:美丽的山景。
常在:始终存在。
世青眼:世人长久的喜爱。
此水:眼前的江水。
人白头:人事已老,头发斑白。
老兴:年老时的兴趣。
阑:尽,完。
明月上:明亮的月亮升起。
归欤:想要回去。
笠泽:地名,可能指湖泊或水域。
扁舟:小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南楼的场景,反映出一种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情怀。其中“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每次登临都有新的体验与感受。"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豁达心态,即便是在不同的地点,内心也保持着平和无忧。

“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调了山河不变的人生哲理,而人却在时光中逐渐老去。最后两句“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年事已高,但对生活的热情依旧,期待着在清凉的月色下返回家乡的小舟。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登临体验,抒写了时间与空间交织的人生感悟,以及对于自然和生命流逝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九日

残日凄风岸,登临感物华。

早禾千顷雪,秋树半村霞。

酩酊携壶牧,风流落帽嘉。

古人那可作,一笑对黄花。

(0)

乔扦

江乡新霁稻初收,缚竹为扦可寄留。

白水有时深鼎足,黄云随意挂叉头。

丰年有象居人喜,滞穗无遗寡妇愁。

稼事毕时仍有用,不妨场圃作量筹。

(0)

寄题湖口方氏木斋

云林生晓阴,露叶表秋净。

天清鹤能高,风急蝉更竞。

果落忽疑雨,交柯转成暝。

龙影翻研池,翠羽窥水镜。

幽人此优游,读书了深性。

(0)

哭萧孚有四首·其四

螺湖桥外草如烟,螺子山前水接天。

应有故人来下马,愁云深处是新阡。

(0)

中秋阴雨

疾风掠雁不成行,常岁中秋无此凉。

万里阴云围野郭,中宵落叶响回廊。

苍茫天地容吾老,寂寞山林识夜长。

犹似姮娥未忘世,天衢隐递发孤光。

(0)

城角春声

江城穷年柳芽黄,家家辛盘斗称觞。

城楼夜吹梅花引,起视天宇皆飞霜。

牛衣有人久待旦,冷锉三尺冰花长。

勿云暖律苦未转,中有万斛东风香。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