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罗浮竹,猗猗百尺殊。
世人皆尚紫,而独好呈朱。
似得南方正,何妨直到孤。
名园争艳媚,衰落绛花趺。
最是罗浮竹,猗猗百尺殊。
世人皆尚紫,而独好呈朱。
似得南方正,何妨直到孤。
名园争艳媚,衰落绛花趺。
这首《朱竹》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朱竹的独特魅力与自然之美。
开篇“最是罗浮竹,猗猗百尺殊”,诗人首先点出主题——罗浮山上的竹子,以其高挺的姿态和独特的气质脱颖而出。接着,“世人皆尚紫,而独好呈朱”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朱竹与众不同的色彩特点凸显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朱竹的喜爱之情。
“似得南方正,何妨直到孤”进一步描绘了朱竹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暗示其生命力之强韧,即使在偏僻之地也能茁壮成长。最后,“名园争艳媚,衰落绛花趺”则以名园中的其他花卉为背景,反衬出朱竹的独特风采,即便是在繁华之中,也能保持其独立的风骨。
整首诗通过对朱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独特个性的赞美与向往。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氛围。
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
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
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
仍令身殁后,尚足平生欲。
红粉横泪痕,调弦空向屋。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
玉辇岂再来,娇鬟为谁绿。
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
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
台边生野草,来去罥罗縠。
况复陵寝间,双双见麋鹿。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
鸟喧残果落,兰败几花开。
真性知无住,微言欲望回。
竹风清磬晚,归策步苍苔。
数口飘零身未回,梦魂遥断越王台。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风解绿杨三署冷,月当银汉四山开。
茫茫归路在何处,砧杵一声心已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