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思考。开篇“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即设定了一种深秋或初冬的氛围,通过“蜿蜒瘦苍虬”来形容树木的枯萎,以此表达出一种萧瑟之感。随后的“脚底飞腾过”则是在描绘诗人行走于山间时的情景,或许是对自然界某种生灵活动的观察。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中,“幽亭”、“石池”构建出一处清幽雅致之地,而“庭事不敢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静谧环境的一种敬畏之心,不愿打扰其宁静。
接下来的“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在情感的交流。诗人通过观察月亮和云朵,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洁与纯净,以及它所带给人的凉爽和沁心之感。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自然力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想要去触摸或理解那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但又担忧自己的行动可能会损害到这种力量。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中泉水和岩石世界的执着与热爱,他多次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思坐禅。
随后的“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则是在叙述岁月流转带来的变化。诗人的头发渐渐变白,但他依旧对这片自然景观怀有深深的情感。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他承认自己的普通之心并没有被世俗磨损,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发懒惰。
最后,“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悚然听琮琦,耳观为之大”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大义”的追求与思考。他在感受着一种高尚情操的同时,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感到十分震撼,这种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重要而宏大的信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一日日已去,一年年复来。
来者如黄河之源滔滔而不竭,去者如长江之水滚滚而不回。
人生百年复何有,来者去者摧相仍。
麒麟阁上几时画,蓬莱顶上何时登。
我闻九州之外有九州,又闻天上五城十二楼。
安得挟彼安期羡门钟吕辈,乘风驭气同遨游。
下视人世如浮沤。
去年七月飓风作,驾海驱山势何恶。
沿江滨海万人家,一半漂流喂蛟鳄。
今年七月仍飓风,驱山驾海势略同。
人家有备幸多免,禾偃木拔岁则凶。
我闻有道唐虞世,风不鸣条雨沾块。
休徵五事来应时,百谷用成民用乂。
当今公道如天开,金縢既启群公来。
宾贤养老天子圣,风伯尔独胡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