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日已去,一年年复来。
来者如黄河之源滔滔而不竭,去者如长江之水滚滚而不回。
人生百年复何有,来者去者摧相仍。
麒麟阁上几时画,蓬莱顶上何时登。
我闻九州之外有九州,又闻天上五城十二楼。
安得挟彼安期羡门钟吕辈,乘风驭气同遨游。
下视人世如浮沤。
一日日已去,一年年复来。
来者如黄河之源滔滔而不竭,去者如长江之水滚滚而不回。
人生百年复何有,来者去者摧相仍。
麒麟阁上几时画,蓬莱顶上何时登。
我闻九州之外有九州,又闻天上五城十二楼。
安得挟彼安期羡门钟吕辈,乘风驭气同遨游。
下视人世如浮沤。
这首诗名为《偶成》,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以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一日日已去,一年年复来。”开篇即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描绘出岁月不居、时光易逝的景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如同流水,永不停歇。
“来者如黄河之源滔滔而不竭,去者如长江之水滚滚而不回。”接着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黄河和长江的水流,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永恒性。黄河之源滔滔不绝,象征着时间的持续流动;而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
“人生百年复何有,来者去者摧相仍。”诗人在此感叹人生的短暂,指出无论来者还是去者,时间都在不断交替,生命在这一连串的交替中显得尤为脆弱和宝贵。
“麒麟阁上几时画,蓬莱顶上何时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麒麟阁和蓬莱顶分别代表了功名与仙境,诗人以这两个象征性的地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些追求的虚幻和难以实现。
“我闻九州之外有九州,又闻天上五城十二楼。”这两句继续扩展了对广阔世界的想象,九州之外还有更多的未知世界,天上则有五城十二楼这样的仙境,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安得挟彼安期羡门钟吕辈,乘风驭气同遨游。”诗人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希望能够像安期生、羡门高、钟离权等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驾驭风和气,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体验超越凡俗的生活。
“下视人世如浮沤。”最后,诗人从高处俯瞰人间,将人生比作浮沤,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强调了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循环与人生的短暂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