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里藏金谁辨别,游人但见藓痕斑。
却被石人窥得破,铁船载入洞庭山。
石里藏金谁辨别,游人但见藓痕斑。
却被石人窥得破,铁船载入洞庭山。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嗣宗所作的《颂古二十六首》中的第八首。它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块藏有金子的石头,寻常游人只能看到其表面的青苔斑驳,未能察觉其内在的价值。然而,"石人"(可能象征智慧或洞察力)却能看穿这层表象,揭示出金子的存在。最后,这珍贵的金子被比喻为"铁船",暗示着经过艰难的过程,被运送到神秘的"洞庭山",可能象征着修行者的悟道或是宝藏的隐秘之处。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景象和自然意象,传达了对智慧和内在宝藏的探寻与发现的主题,体现了禅宗诗歌的含蓄和象征性。
干戈一为用,十室九不完。
东西南北人,坏屋敢求安。
昨闻府兵下,徒跣入荆菅。
一市人尽虚,衡门驻旌竿。
还家动盈月,瓶粟久已殚。
幸兹西涧西,草堂适平宽。
竹林最无恙,秀色雨始干。
石梁不可援,更造酾风湍。
扫地山气润,开轩水声寒。
留榻依故处,援琴较初弹。
宾客稍稍来,畦蔬亦朝餐。
坐中谈时事,废食各永叹。
西峰数里外,草窃除岂难。
盛夏兵既集,翱翔彼河干。
乃知荆扬交,蝶血原野丹。
频年劳人马,未得贼肺肝。
憧憧往来地,供亿困百端。
我生固其时,飘飖愧飞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