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常傍五湖春,遥望烟波理钓纶。
江上息机忘去住,白鸥何惮不相亲。
扁舟常傍五湖春,遥望烟波理钓纶。
江上息机忘去住,白鸥何惮不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五湖之畔垂钓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意境。
首句“扁舟常傍五湖春”,以“扁舟”点出隐士的行踪,随波逐流,悠然自得,而“五湖春”则渲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暗示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次句“遥望烟波理钓纶”,通过“遥望”和“烟波”两个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理钓纶”则直接描绘了隐士垂钓的动作,展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江上息机忘去住”,“息机”意味着摒弃世俗的纷扰,忘却世间的得失,表达了隐士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追求。“忘去住”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过往与未来的超脱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一句“白鸥何惮不相亲”,以白鸥为喻,象征着隐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或挑战,他也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不为所动。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状态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垂钓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世人作肥字,正如论馒头。
厚皮虽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叹中绝,今将五十秋。
近日稍稍贵,追踪慕前流。
曾未三数人,得与古昔俦。
古人皆能书,独其贤者留。
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求。
不知前日工,随纸泯已休。
颜书苟不佳,世岂不宝收。
设如杨凝式,言且直节修。
又若李廷中,清慎实罕侔。
乃知爱其书,兼取为人优。
岂书能存久,贤哲人焉廋。
非贤必能此,惟贤乃为尤。
其馀皆泯泯,死去同马牛。
大尹欧阳公,昨日喜疾瘳。
信笔写此语,谓可忘病忧。
黄昏走小校,寄我东郭陬。
缀之辄成篇,联以助吟讴。
清晨下长淮,忽值秋风恶。
渺瀰云雾昏,掀合鱼龙作。
方惊白浪高,又以寒潮落。
远渚时出没,轻舟自前却。
将投古戍迷,偶得孤港泊。
下缆寄芦林,寻村步芒屩。
傥有白醪沽,聊为野田酌。
茆屋何飕飕,瓦罂空索索。
却持杖头归,相顾还寂寞。
一夕不能眠,孤吟当狂药。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
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
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
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条低。
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