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满眼滩声恶,世路因君倍感伤。
谤箧珠玑疑薏苡,云台名姓掩椒房。
据鞍人去乾坤老,标柱功垂日月长。
一曲南征还记否?戍楼横笛正吹霜。
风波满眼滩声恶,世路因君倍感伤。
谤箧珠玑疑薏苡,云台名姓掩椒房。
据鞍人去乾坤老,标柱功垂日月长。
一曲南征还记否?戍楼横笛正吹霜。
这首诗《乌蛮滩谒伏波庙》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描绘乌蛮滩的自然景象和对伏波庙的瞻仰,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首联“风波满眼滩声恶,世路因君倍感伤”,开篇即以乌蛮滩的险恶环境为背景,暗喻历史的艰难与复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这里的“君”指的是古代的英雄伏波将军,诗人借景抒情,感叹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英雄在世路中的孤独与艰辛。
颔联“谤箧珠玑疑薏苡,云台名姓掩椒房”,进一步深化了对英雄形象的刻画。诗人将英雄遭受的诽谤比作珍贵的珠玑,而将其功绩比作掩映后宫的云台名姓,既赞美了英雄的高尚品质,也揭示了英雄在权力斗争中往往难以得到公正评价的现实。
颈联“据鞍人去乾坤老,标柱功垂日月长”,通过英雄的背影和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英雄虽已逝去,但其功绩却如同日月般永恒。这里不仅赞颂了英雄的不朽,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深深怀念。
尾联“一曲南征还记否?戍楼横笛正吹霜”,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对英雄南征往事的回忆,同时通过戍楼笛声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又深情的氛围,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追忆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对英雄主义的崇高敬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有客落魄游京都,形服差类山泽臞。
袖携一纸故友书,来求古隶铭墨模。
我方临池且自娱,触拨雅兴生江湖。
坐扣墨法果不诬,出示数饼泥金濡。
质模温润凝龙酥,麝气酷烈清透肤。
浣濯研沼尘滓无,磨动淳漆生金壶。
吴笺半幅翻雪腴,碧云掩冉生兔须。
豪家有钱贮金珠,谁肯淡好如吾徒。
自怜我为贫所拘,倾囊尽易令无馀。
临行束担付獠奴,就索诗句荣归途。
天下具眼不可污,芳名岂借人言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