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舍在浙江亭得父书开示题诗于亭》
《出舍在浙江亭得父书开示题诗于亭》全文
宋 / 张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结束青山向日还,得书南望意悠然。

少宽二老庭帏念,粗了生平灯火缘。

去路虽遥心已近,短篇欲就意难圆。

不妨静洗笙歌耳,稳接江涛到枕边。

(0)
注释
向日:向着太阳。
意悠然:心情愉快。
庭帏:家庭,庭院。
灯火缘:生活中的琐事和日常。
心已近:虽然身在远方,心却亲近。
意难圆:思绪难以完全表达。
静洗笙歌耳:清除世俗的喧嚣,静听。
江涛到枕边:让江水的声音直达耳边。
翻译
青山向着太阳升起,接到南方的书信心情悠然。
稍稍宽慰家中双亲的思念,大致了解了此生与灯火相伴的原因。
虽然路程遥远,心中却已靠近,想写一篇短文思绪却难以完整。
不妨静静地洗净耳朵,让江涛声稳稳地送到枕边。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淡远,是一位宋代文人的作品。诗人在浙江的某个亭子里,收到了家中父亲的来信,心情格外悠然。诗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的平淡与宁静。

"结束青山向日还,得书南望意悠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状态,收到家信后心境的变化。

"少宽二老庭帏念,粗了生平灯火缘。" 这两句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切和生活中简单而平淡的愿望。

"去路虽遥心已近,短篇欲就意难圆。"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虽然离家远,但心灵上已经与亲人相连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想要表达更多情感但又觉得难以尽述的复杂情绪。

"不妨静洗笙歌耳,稳接江涛到枕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希望在宁静中洗净心灵,让江水的声音伴随自己入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精神宁静的心态。

作者介绍

张牧
朝代:宋

张牧,字逸叟,罗源(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韶州签判。事见清《罗源县志》卷三。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金仲仁母太孺人寿

翟茀初乘自粉闱,朱幡继宠又兰枝。

中州礼训娴觿佩,南国鲜芳入鼎滋。

七十再逢添算日,三千长记采桃时。

宾筵向晚笙歌沸,犹恨嫦娥出海迟。

(0)

池莲著一花用前韵报诸公约花开就赏

不知风叶展青罗,愁断南湖水调歌。

汉女有情先委佩,洛妃无伴独淩波。

峰头玉井难为配,画里金屏不啻过。

已洗青尊酌芳露,要看文旆倚云萝。

(0)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书留别赋此寄赠·其三

百年天下是金瓯,根柢东南此四州。

同日震惊非小异,使君何以慰宸忧。

(0)

送林光甫分教上犹

行尽西江是上犹,南来五岭入云浮。

官曹不厌诗书冷,风物且为山水留。

虚市早春梅子大,畬田初夏稻花稠。

公馀我欲烦骑马,一访张公铁汉楼。

(0)

陈汝砺宪使自云南入觐升左方伯

朔云逢入觐,南纪送归藩。

地昔埋轮旧,官今列岳尊。

冰霜回晚烈,风日散春温。

定遣炎州物,秋毫识帝恩。

(0)

孝松为故华亭贰尹吴君赋

君昔哦松古华亭,我方挟书游县城。

流风善政尚能忆,未省至孝通神明。

郎君京华报君讣,握手道边双涕横。

潜光隐德有如此,如君岂独堪为丞。

乾坤茫茫日月速,斯人已复从先茔。

茔前郁郁万松树,总是君手栽培成。

乡人重君不忍斥,指点苍翠歌仪刑。

秋霜春雨几悲怆,大篇长句何铿鍧。

松兮节操本自贞,何幸遇君增令名。

田家紫荆尚千岁,何况美与参骞并。

我歌孝松君敬听,古来万化由家庭。

行将东海甘棠树,并入朱弦流颂声。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