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韬庵太傅重宴鹿鸣》
《韬庵太傅重宴鹿鸣》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往事休论甲子前,登科恰值中兴年。

千松磊砢终梁栋,一录流传重简编。

又被时人写名姓,本来忠孝是神仙。

簪花正好凌霜菊,玉殿衔杯意自便。

(0)
鉴赏

此诗《韬庵太傅重宴鹿鸣》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诗句描绘了一位太傅再次参加鹿鸣宴的场景与心境。

首句“往事休论甲子前”,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暗示过去的事不必再深究,引出下文对当前事件的关注。接着“登科恰值中兴年”一句,点明了主人公在国家复兴之年考取功名,既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自豪,也暗含了对时代背景的感慨。

“千松磊砢终梁栋,一录流传重简编”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比作坚韧不拔的松树,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事迹被记录在史册之中,寓意深远,体现了对人才成长与历史贡献的重视。

“又被时人写名姓,本来忠孝是神仙”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在品德上追求忠孝之道,如同神仙一般高尚。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最后,“簪花正好凌霜菊,玉殿衔杯意自便”描绘了主人公在宴会中的从容与自在,以簪花与饮酒的场景,展现了其风度与内心的平和。同时,通过“凌霜菊”这一意象,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国家复兴时期取得的成就与个人品质的高尚,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美德的颂扬和对个人成长历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送丁西丘

丁君自是东吴英,读书多似郑康成。

夜光暗掷无人识,西丘结屋学逃名。

虽曾荐起至王国,鲈鱼味好薄侯鲭。

伊昔汉五侯,气势何翕烈。

子云之笔札,君卿之唇舌,出入门下附炎热。

当时裘马虽轻肥,惜哉白圭已玷缺。

岂若西丘短褐骑羸马,来往江湖自潇洒。

短刺不投公府中,长裾耻曳侯门下。

今年金陵初识面,爱子风情何邈缅。

玉麈高谈坐为倾,彩毫题句人皆羡。

凤凰台,白鹭洲,南朝古寺都游遍。

一朝兴尽忽辞归,向我索诗入行卷。

君行君行慎勉旃,他日试看高士传。

(0)

郊行五首·其二

淡淡晴光倒浸川,去年风景似今年。

何人疋马郊行急,茅屋家家待举烟。

(0)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其三

五里郊行转入村,何堪拈笔步招魂。

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

戴鳌山立泛鲸海,难拟高深一念恩。

(0)

初八日候诸公不至同岐东南川于浒西赏花各赋七言律·其一

佳辰每作看花燕,老去风流亦可怜。

草阁于吾非漫兴,花溪同汝试鸣弦。

红英且莫交春暮,绿醑还期醉月边。

千古豪华谁更在,请将青镜问流年。

(0)

华州逢杨重夫

一自京华别,悠悠十七年。

形容常入梦,笑语竟无缘。

岂忆穷冬日,相逢华岳前。

无能共杯酒,相对益凄然。

(0)

答仲木

适性即为乐,处安宁怨贫。

客来遗我书,乃在泾水滨。

再拜读此书,道意何慇勤。

昔为鸾与凤,今为参与辰。

相思千万端,缕缕难具陈。

浮云蔽白日,游子殊苦辛。

道远行不易,戚恻伤我心。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