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晴光倒浸川,去年风景似今年。
何人疋马郊行急,茅屋家家待举烟。
淡淡晴光倒浸川,去年风景似今年。
何人疋马郊行急,茅屋家家待举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郊游图景。首句“淡淡晴光倒浸川”,以“淡淡”二字勾勒出清晨阳光柔和、不刺眼的特点,通过“倒浸川”形象地展现了阳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接着,“去年风景似今年”,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相似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然永恒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与怀念。
“何人疋马郊行急”,描绘了一位骑着马匆匆赶路的人,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让人联想到郊游中的各种活动与人物。
最后,“茅屋家家待举烟”,则将视线转向村落,描绘了家家户户等待炊烟升起的情景,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气息,又蕴含了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末乡村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庭蕉实方黄,荔子丹离离。
撷之用荐馨,薄寄千秋思。
有明萧黄门,实肇为斯祠。
去今三百年,往烈谁攀追?
兰陵二生者,为我陈牲牺。
祝公自公义,繄我宁独尸。
佳客万里来,新射策丹墀。
与公天上名,俱书白玉碑。
此来上公寿,香火缘可知。
彬彬潮人士,登堂同观仪。
肃雍俎豆间,如见天人姿。
左张而右陆,磊落雄须眉。
东山富奇石,为虎为龙螭。
石气上为星,寒燄生尾箕。
睢阳两忠臣,半夜来灵旗。
比邻倘相呼,应诉君国悲。
愿公勿复悲,来歆此寿卮。
同堂祝公者,愿公为之师。
同持忠义心,以为治平基。
运会值大同,一统兼华夷。
岁岁此祝公,清芬生鼎彝。
勿诵炎午文,勿歌皋羽辞。
渊渊金石声,风雨方催诗。
《己亥五月二日东山大忠祠祝文信国公生日·其五》【清·丘逢甲】庭蕉实方黄,荔子丹离离。撷之用荐馨,薄寄千秋思。有明萧黄门,实肇为斯祠。去今三百年,往烈谁攀追?兰陵二生者,为我陈牲牺。祝公自公义,繄我宁独尸。佳客万里来,新射策丹墀。与公天上名,俱书白玉碑。此来上公寿,香火缘可知。彬彬潮人士,登堂同观仪。肃雍俎豆间,如见天人姿。左张而右陆,磊落雄须眉。东山富奇石,为虎为龙螭。石气上为星,寒燄生尾箕。睢阳两忠臣,半夜来灵旗。比邻倘相呼,应诉君国悲。愿公勿复悲,来歆此寿卮。同堂祝公者,愿公为之师。同持忠义心,以为治平基。运会值大同,一统兼华夷。岁岁此祝公,清芬生鼎彝。勿诵炎午文,勿歌皋羽辞。渊渊金石声,风雨方催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lxv9qlvX.html
墨风一夜驱云起,龙气濛濛万山里。
轩窗如闻瀑布声,天下奇观宁有此?
纷纷众史画格卑,嗟君抗古森雄奇。
下追西庐上北苑,中间直蹑黄大痴。
填胸磊块化丘壑,臆造桃源付耕凿。
胡尘不到画里天,如此江山殊不恶。
平生画山不画人,四海无人堪写真。
此图忽著人者两,草庐对语空山春。
口读君诗目君画,众木槎枒群石怪。
动摇古壁愁欲飞,骇视云中忽龙挂。
岂惟城市生山林,风云惨澹开胸襟。
可怜祗向画图见,孤负苍生霖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