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其三》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其三》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五里郊行转入村,何堪拈笔步招魂。

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

戴鳌山立泛鲸海,难拟高深一念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东山营先人兆十咏》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前往乡村的郊行途中,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诗人在行走间,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历史与家族的传承。

首句“五里郊行转入村”,简洁地勾勒出诗人行走在郊外,逐渐进入村落的情景。接着,“何堪拈笔步招魂”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历史记忆和家族传统时的沉重心情,仿佛在步履间就能感受到对祖先的哀思与怀念。

“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这里引用了古代的典故,以楚歌和薤露(古代丧礼之歌)象征哀悼,而“吴爱甘棠”则借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先人恩德的感激与怀念。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珍惜。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蓼莪”出自《诗经》,常用来比喻父母的养育之恩。诗人在这里强调了教育后代的重要性,希望将家族的清白与美德传承下去,不因时间流逝而遗忘。

最后,“戴鳌山立泛鲸海,难拟高深一念恩。”诗人以“戴鳌山”、“泛鲸海”等壮丽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先人恩德的崇敬之情,即使面对广阔的世界,这份恩情也难以估量。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以及对未来传承的期许。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天只峰晏坐

多病连三岁,閒情擅一丘。

杖钱疏后计,方药惯前筹。

白首纷如叹,青山黯尔愁。

孤衷危圣主,奇数负通侯。

盘涧从真隐,词场谢昔游。

扬雄奇异代,郑谷许同流。

(0)

送彭赴嘉兴训导·其一

清时一命忝师儒,百里邻州接里闾。

志养于今欣有禄,官贫莫叹食无鱼。

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读旧书。

九十老人须在念,频频书札问兴居。

(0)

张夏山挽词·其八

扁舟北上又新除,别我吴门意有馀。

岂谓间关䰟独返,伤心空读寄来书。

(0)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其五

解却朝衫别帝州,一竿烟水五湖舟。

故人莫作登仙看,老病无能自合休。

(0)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一

扬舲入淮泗,春云去閒閒。

彭门在何许,仰见云龙山。

逝矣黄楼人,清风邈难攀。

坐令千载轻,宇宙俛仰间。

(0)

题画·其一

细路盘盘转石根,苍藤古木带斜曛。

短筇不觉行来远,回首青山半是云。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