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一命忝师儒,百里邻州接里闾。
志养于今欣有禄,官贫莫叹食无鱼。
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读旧书。
九十老人须在念,频频书札问兴居。
清时一命忝师儒,百里邻州接里闾。
志养于今欣有禄,官贫莫叹食无鱼。
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读旧书。
九十老人须在念,频频书札问兴居。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彭赴嘉兴训导》其一,通过诗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彭赴任嘉兴训导的祝福与勉励。
首联“清时一命忝师儒,百里邻州接里闾。”描绘了友人彭在清平时代担任教师的职务,与百里之遥的邻州接壤,体现了其职位的特殊与责任的重大。
颔联“志养于今欣有禄,官贫莫叹食无鱼。”表达了对友人彭在为官期间能够养志、享受俸禄的欣慰,同时也鼓励他在生活贫困时不要抱怨没有鱼吃,寓意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颈联“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读旧书。”指出虽然友人彭的名声可能并不显赫,但足以满足他最初的理想追求;在闲暇之余,不妨阅读旧书,充实自我,提升学问。
尾联“九十老人须在念,频频书札问兴居。”寄语友人彭要关心年迈的老人,经常通过书信询问他们的生活起居,体现了对长辈的孝顺和关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福,也蕴含了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不作十日别,烦君此相留。
雨馀江上月,好醉竹间楼。
立马送君地,黯然愁到身。
万途皆有匠,六义独无人。
莫怪敢言此,已能甘世贫。
时来贵亦在,事是掩何因。
投刺皆羁旅,游边更苦辛。
岐山终蜀境,泾水复蛮尘。
埋没餐须强,炎蒸醉莫频。
俗徒欺合得,吾道死终新。
展分先难许,论诗永共亲。
归京稍作意,充斥犯西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