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风前旗鼓闹。正陌上、闲花芳草。
忍将愁眼觑芳菲,人未老。春先老。
长安比日知多少。日易见、长安难到。
无情苕水不西流,渐迤逦、仙舟小。
杨柳风前旗鼓闹。正陌上、闲花芳草。
忍将愁眼觑芳菲,人未老。春先老。
长安比日知多少。日易见、长安难到。
无情苕水不西流,渐迤逦、仙舟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难以到达之地的怀念与无奈。首句“杨柳风前旗鼓闹”展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杨柳随风摇曳,旗帜在春风中飘扬,军队的鼓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喧嚣的氛围。
紧接着,“正陌上、闲花芳草”则描绘了一副静谧的田园景色,诗人站在路边,眼前是闲散的野花和青翠的草地,这里没有了开篇的热闹,只剩下春天特有的宁静与生机。
“忍将愁眼觑芳菲”一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芳菲指的是鲜艳的花朵和青翠的草木,而“忍将愁眼”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他不忍心让这份春意随风而逝,却又无能为力,只得用愁绘之眼去细细品味。
接下来的“人未老。春先老”更是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强调自己还未至老年,然而春天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离去,这种对比突显出时光易逝,令人感叹。
“长安比日知多少。日易见、长安难到”则是诗人对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这座城市的深深眷恋。长安在唐代曾是繁华的都城,但到了宋初,这里已不再是政治中心,故而“日易见”表达的是时间的流逝,而“长安难到”则显示了诗人对往昔记忆的渴望和现实中的距离感。
最后,“无情苕水不西流,渐迤逦、仙舟小”则是诗人借景抒怀。这里的“无情苕水”指的是没有感情的河水,它不为诗人的离愁所动,不向西流去,这里可能暗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渐迤逦、仙舟小”则是对远方仙境的一种向往,诗人希望乘坐一叶轻舟,逐渐消失在遥远的地方,寻找那不为世间所束缚的心灵寄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难以到达之地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郁郁千尺松,所忧斧与斨。
离离三寸草,所患牛与羊。
圣贤逢浊世,处身复何当。
高明畏摧折,忠信虞毁伤。
祸福诚无门,天道宁有常。
幸逢小丰岁,既饱无太康。
谨身以节用,暇则谈先王。
为善实良图,敢谓有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