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郢城最高处眺荆楚》
《郢城最高处眺荆楚》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石城聊引望,三楚渺茫间。

峡自中流辟,江从西极还。

荆襄天设险,鄂岳水为关。

用武非今日,风云亦自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ǐngchéngzuìgāochùtiàojīngchǔ
míng / wángtíngxiāng

shíchéngliáoyǐnwàngsānchǔmiǎomángjiān

xiázhōngliújiāngcóng西hái

jīngxiāngtiānshèxiǎnèyuèshuǐwèiguān

yòngfēijīnfēngyúnxiá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相的《郢城最高处眺荆楚》描绘了登高远望时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沉思。首句“石城聊引望”以石城为立足点,引领读者一同眺望远方,展现出诗人对广阔地域的好奇与向往。接下来的“三楚渺茫间”描绘出荆楚大地的辽阔与迷蒙,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

“峡自中流辟,江从西极还”两句运用了对仗,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从中游峡谷穿过的壮观景象,以及江水源自西部极远之地又蜿蜒东流的动态画面。诗人借此寓言江山的壮丽与自然的浩渺。

“荆襄天设险,鄂岳水为关”进一步强调了荆襄地区地势的险要,仿佛是天然的屏障,而鄂岳一带则是水的要塞,暗示着其战略位置的重要。这两句也暗含了历史上的军事意义。

最后,“用武非今日,风云亦自闲”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和平时期的感慨,虽然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如今已无需刀兵相见,只有风平浪静的江面和闲适的风云,寓意着时代变迁与宁静祥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山水之美的描绘,又有历史沧桑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为翰林典籍沈民则题乐琴书处

沈君搆华轩,藏书复藏琴。

书以载古道,琴以传古音。

古人不可见,唯此悦我心。

我心既自悦,外虑俱销沈。

凉生深竹净,日转高梧阴。

弦诵苟世守,奚须满籯金。

(0)

送欧阳太守之官东昌·其一

文忠孙子尽儒冠,汝最华年拜好官。

白日锦衣行五马,青云彩翮翥孤鸾。

闻名何似承颜色,握手谁能出肺肝。

生别新知半悲乐,他时书札报平安。

(0)

江头绝句·其十七

络臂银丝钏,缠头白帨巾。

纷纷趁街子,卖酒坐藤轮。

(0)

江头绝句·其十二

孰知中国外,民俗乃驺虞。

舞意存千羽,歌情在裤襦。

(0)

用前人青山白云韵

危岑削悬崖,长林隐平陆。

萧萧曲径绕龙蛇,千尺飞流深壑谷。

太虚元气涵鸿蒙,日光倒射金芙蓉。

白衣苍狗时变幻,举头疑与天门通。

山中羽人面曾识,枕清流兮漱白石。

飞行万里祇须臾,谁道蓬莱沧海隔。

手招玄鹤骑白骡,炯炯双瞳秋水波。

白日神游呼不醒,洞门锁钥扪烟萝。

百岁光阴祇瞬息,历历云山长记忆。

画图移来方寸间,试向林泉问遗迹。

(0)

寄林允原同知

闻君匹马过邳州,不得相从说旧游。

枫陛仰瞻京国晓,棘闱同试浙江秋。

看云好着圯桥履,对月须乘泗水舟。

肯过临淮松竹底,定将诗酒诧风流。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