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腴无旧业,安得辞苦辛。
倾赀输官府,丝粒谁上身。
追呼幸得免,所伤非窭贫。
连年遭水旱,无力事耕耘。
夜深望云汉,杲杲天无云。
四邻烟火绝,最苦繄荒春。
呼儿收橡栗,日入还负薪。
桃源邈已闭,后此无问津。
膏腴无旧业,安得辞苦辛。
倾赀输官府,丝粒谁上身。
追呼幸得免,所伤非窭贫。
连年遭水旱,无力事耕耘。
夜深望云汉,杲杲天无云。
四邻烟火绝,最苦繄荒春。
呼儿收橡栗,日入还负薪。
桃源邈已闭,后此无问津。
这首清代诗人陈德正的《田家诗(其二)》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首句“膏腴无旧业”表达了农民没有祖传的土地,暗示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艰难的境地。接着,“安得辞苦辛”直接揭示了农民无法逃避劳苦的命运。
“倾赀输官府”写出了农民为了缴纳赋税,不得不变卖家财,生活更加贫困。“丝粒谁上身”则进一步强调了农民自身衣食无着的困境。尽管勉强逃过催讨,但“所伤非窭贫”表明他们的痛苦并非仅限于物质匮乏,精神上也饱受折磨。
“连年遭水旱”反映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持续打击,使得农民“无力事耕耘”,生活陷入恶性循环。诗人通过“夜深望云汉,杲杲天无云”的景象,展现了农民在深夜仰望星空,期盼晴天以进行农事,然而现实却是“四邻烟火绝,最苦繄荒春”,邻居们同样困苦,春天的播种无望。
最后两句“呼儿收橡栗,日入还负薪”描绘了全家出动,采集橡栗和拾柴火的场景,生活艰辛至极。结尾“桃源邈已闭,后此无问津”借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现实中无法改变的悲凉,暗示了农民对世道不公的无奈和对未来出路的迷茫。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清代农村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撄宁何处所,天地此溪堂。
世物如凋瘵,医门有栋梁。
寒泉真自冽,老橘故须香。
水晚留苍翠,花深到淼茫。
净回真本色,定有碧圆光。
实好垂垂大,根灵故故长。
绿非悬宿雨,黄岂弄秋霜。
沆瀣仙浆里,方书圣道傍。
野夫长老病,白首几低昂。
多谢扶持力,残生岂敢忘。
斜日照平地,乱云如雪峰。
仙人海峤出,锻炼金芙蓉。
当春数雨土,黄雾为昏蒙。
楚粤正攻战,数州犹鞠凶。
山左榆无皮,江东焦稑穜。
修河众流绝,漕舰告不通。
悯恻廑慈寿,圣人在斋宫。
遽下罪己诏,拜上天坛封。
清风倏汛扫,布雨鞭灵霳。
始觉云气正,庶几粱豆丰。
黔黎望苏息,四海心理同。
纪纲肃扆宁,草野皆帡幪。
惟当去智巧,饮食安颛蒙。
高谈似匡济,乐祸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