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二》
《咏怀·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陟山采薇蕨,层云结岩阿。

部邓实蓊郁,我劳当如何。

芳兰不可接,重襟若山河。

禽庆既北海,向长复朝歌。

千载烟霞俦,遇合否则那。

且复返旧林,相与期薜萝。

(0)
鉴赏

此诗《咏怀(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登山采薇蕨的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陟山采薇蕨”,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山,寻找野菜的情景,隐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层云结岩阿”一句,以层叠的云雾环绕山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部邓实蓊郁,我劳当如何”两句,诗人面对茂密的植被,内心产生了劳苦与疲惫之感,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生活的压力与困扰。

“芳兰不可接,重襟若山河”则运用比喻手法,将难以触及的高洁之物——芳兰,比作沉重的衣襟,仿佛承载着山河般的重量,形象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禽庆既北海,向长复朝歌”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乱世,仍怀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千载烟霞俦,遇合否则那”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长河之中,与那些同样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先贤为伍,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最后,“且复返旧林,相与期薜萝”两句,诗人决定回归自然,与志同道合者共度余生,体现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妥协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最终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李后主图

泽国中寒岁年宴,沙屿潮痕明石栈。

风吹半树野梅发,天上书来问春雁。

江南后主丹铅手,画尽冰丝世无有。

宫中长昼谏囊稀,媚妩吴娃双进酒。

(0)

观耕者有言

庶矣新田殖,疲民得无饥。

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

老父揖我语,岁功实由兹。

劝农古有官,助给牛种施。

今官亦劝农,行田吏奔驰。

尔去告尔长,我自安无为。

(0)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其七

清馥香温酒玉脂,祝文已撰报都知。

夜来奉旨传丞相,五朵云浓押省咨。

(0)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其六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碧潭印月菱花镜,白雁横空贝叶书。

后日相寻定何处?不于吴下即康庐。

(0)

送董参政赴召

丹极飞明诏,锋车召老臣。

仲舒经术䆳,贾谊谠言陈。

偃革怀殊俗,安田慰远人。

公心如皦日,江国自熙春。

散乱堆床帙,萧飕满案尘。

诡随吾不忍,高卧理还伸。

入奏能回主,当言莫爱身。

衮衣瞻望重,丈席侍趍频。

铅椠工无益,樵渔意巳亲。

白鸥波万里,浩荡未能驯。

(0)

赵大年小景

匹马冲寒踏落花,杏园深处曲江涯。

何如相对风轩坐,唤得渔船傍酒家。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