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其六》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其六》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碧潭印月菱花镜,白雁横空贝叶书。

后日相寻定何处?不于吴下即康庐。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昌上人的僧侣,他离开山林,踏入繁华的京城,意图揭露禅林中的弊端。然而,当他刚踏入国门,便萌生了返回山林的念头,似乎对都市生活并不适应。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如在岸边采摘茶叶时敲击石块生火,隔着山峰剪竹引水,以及月下碧潭映照菱花镜般的清澈,白雁横空如同翻阅贝叶经书般自由自在,展现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昌上人对于山林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他思考着未来是否会在吴下或康庐继续他的隐居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袁桷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昌上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挽沈虞卿侍郎·其一

官重元非好,思閒乐有馀。

生儿早传业,课女夜抄书。

时事方关念,归怀不遂初。

经纶缘未了,天意盍留渠。

(0)

庚子除夜有怀

老盆自酌共谁歌,叹息其如此夜何。

已觉二毛嗔妇问,可堪一饭患儿多。

关河满眼风尘在,天地藏身岁月过。

事业文章吾所畏,东阳人亦卧岩阿。

(0)

和朱宰游丁园韵

榆火逢佳节,棠阴接胜游。

移樽忻及暇,乘屐共寻幽。

日静竹光合,风喧花气浮。

主情殊未倦,衰暮为迟留。

(0)

止斋即事二首·其二

教子时开卷,逢人强整襟。

再贫看晚节,多病得初心。

地僻茭莲好,山低竹树深。

寄声同燕社,明月又秋砧。

(0)

落成王朝奉庙以薄恙不获预谢刘宰并诸乡丈五首·其三

操一豚蹄亦可怜,欲将庙食自旌贤。

坏墙颓壁神台笠,不见干戈六十年。

(0)

寄九江宋居士

箧中每阅所藏书,长忆潇湘九宛馀。

一别十年身尚健,恨无飞羽过匡庐。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