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止斋即事二首·其二》
《止斋即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教子时开卷,逢人强整襟。

再贫看晚节,多病得初心。

地僻茭莲好,山低竹树深。

寄声同燕社,明月又秋砧。

(0)
翻译
教导孩子时翻开书卷,遇见人就整理衣襟以示庄重。
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坚守晚年的品行,疾病缠身却更能保持最初的本心。
地处偏僻,茭白莲花盛开,山势低矮,竹林树木幽深。
向同伴们传达我的心声,明月当空,又听见秋天捣衣的声音。
注释
教子:教育子女。
开卷:打开书卷学习。
逢人:遇见他人。
强整襟:刻意整理衣襟显得正式。
再贫:即使贫穷。
晚节:晚年的行为或品德。
初心:最初的决心或本心。
地僻:偏远的地方。
茭莲:水生植物,如茭白和莲花。
好:优美。
山低:山势低矮。
竹树深:竹林树木茂密。
燕社:比喻志同道合的人群。
明月:明亮的月亮。
秋砧:秋天捣衣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止斋即事二首(其二)》。诗人以教子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坚韧的人生态度。首句“教子时开卷”表达了对后代的教育重视,通过读书传承知识与品德;“逢人强整襟”则体现了诗人即使在与人交往中也保持端庄严谨的品性。

接下来,“再贫看晚节,多病得初心”两句,诗人强调即使生活贫困,也要坚守晚年的节操,疾病缠身时仍能不忘初心,体现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后两联“地僻茭莲好,山低竹树深”描绘了宁静而清幽的自然环境,暗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隐逸之志。

最后,“寄声同燕社,明月又秋砧”以燕雀为友,寓言自己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度时光,同时借明月和秋砧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家国之思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景,寓情于物,展现了陈傅良淡泊名利、坚守初心的生活态度和高尚人格。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望江南.商邱杂咏五首·其三

商邱忆,马客似幽凉。

枣子集头调犬路,木兰庙角斗鸡场。自许尽轻狂。

(0)

齐天乐五十首·其四十四

冷云低幂帘栊影,秋阴酿来何骤。

细不成丝,轻如散曲,作弄霜威僝僽。霏霏住否。

正落叶声中,暗蛩喑后。

梦醒空斋,峭寒清逼琐窗透。

侵寻时序逝水,记良宵迓客,刚剪春韭。

翠减宫槐,华开野菊,又是授衣时候。

相如病久,对枯树黄疏,夜灯青瘦。

羡到栖鸦,卜居浑未有。

(0)

哭陈鲁南二首·其二

尚忆论经地,犹闻考牧年。

焚鱼沧海上,吊鹤白云边。

竟阻生刍奠,遥悲宿草阡。

从兹广陵散,无复世人传。

(0)

得周侍御子贤书喜作二首·其一

自尔乘骢出,令予怆别离。

经年一书札,万里转相思。

天隔西南域,秋怜鹰隼姿。

霜空望系搏,莫使羽毛垂。

(0)

怨诗一章

陨叶眷柯,断株怀蒂。寒霰觊温,阴岩希霁。

颓魄愠玄,驶潮憎逝。令德鲜终,良辰忽替。

(0)

湖上

冥色如烟村,残云带寒雨。

芦荻风萧萧,渔人隔烟语。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