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枯鱼,尔身自白龙,谁使尔为鱼。
一朝落泥沙,鳞甲生长蛆。嗟嗟鲸鲵,振鬐沧海。
吹嘘三山,簸扬嵬㠑。尔罪维斯,死亦何悔。
谁能借风涛,作书上天帝。
雪此坳堂冤,飞腾吸云霓。枯鱼枯鱼,从此遐逝。
枯鱼枯鱼,尔身自白龙,谁使尔为鱼。
一朝落泥沙,鳞甲生长蛆。嗟嗟鲸鲵,振鬐沧海。
吹嘘三山,簸扬嵬㠑。尔罪维斯,死亦何悔。
谁能借风涛,作书上天帝。
雪此坳堂冤,飞腾吸云霓。枯鱼枯鱼,从此遐逝。
这首《枯鱼篇》是明代诗人卢楠所作,通过对比白龙与鱼的命运,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开篇“枯鱼枯鱼,尔身自白龙”,以“枯鱼”与“白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从高贵到低贱的转变。接着“谁使尔为鱼。一朝落泥沙,鳞甲生长蛆”,描述了白龙不幸变为鱼后,身处恶劣环境,遭受痛苦的境遇,暗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悲哀。
“嗟嗟鲸鲵,振鬐沧海。吹嘘三山,簸扬嵬㠑”,转而赞美鲸鲵在大海中的自由与威严,它们在三山之间翱翔,翻滚着巨浪,展现了大自然中强者的力量与自由。这里通过鲸鲵的形象,反衬出前文枯鱼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
“尔罪维斯,死亦何悔。谁能借风涛,作书上天帝。雪此坳堂冤,飞腾吸云霓”,诗人提出疑问,既然枯鱼的罪孽只是如此,那么它在死亡时是否还会感到后悔?他呼吁能够借助风浪的力量,向天帝诉说枯鱼的冤屈,让其得以解脱,重获自由。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与救赎的渴望。
最后,“枯鱼枯鱼,从此遐逝”,意味着枯鱼最终摆脱了困境,获得了自由。全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命运的不公与对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尘世无家客,山城落帽风。
朱门森画戟,绮席拜仙翁。
宴乐容疏放,提携失困穷。
层楼寒色白,画阁夜光红。
迎日花枝活,朝天马首东。
璧圭班四岳,元凯翊重瞳。
忍泪辞公子,凝眸送塞鸿。
仲宣词赋在,子美草堂空。
日月孤飞鸟,乾坤一转蓬。
他时若相忆,回首望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