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橘潭和杜韵》
《橘潭和杜韵》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撄宁何处所,天地此溪堂。

世物如凋瘵,医门有栋梁。

寒泉真自冽,老橘故须香。

水晚留苍翠,花深到淼茫。

净回真本色,定有碧圆光。

实好垂垂大,根灵故故长。

绿非悬宿雨,黄岂弄秋霜。

沆瀣仙浆里,方书圣道傍。

野夫长老病,白首几低昂。

多谢扶持力,残生岂敢忘。

(0)
鉴赏

这首诗以橘潭为背景,描绘了橘树与潭水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橘树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与精神象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首联“撄宁何处所,天地此溪堂”以问句开篇,引出橘潭这一特定地点,暗示其宁静祥和的氛围如同天地间的一座溪边小屋,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接着,“世物如凋瘵,医门有栋梁”将世间万物比作病态,而橘树则如同医术高超的医生,能够治愈万物的病痛,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颔联“寒泉真自冽,老橘故须香”通过对比寒泉的清澈与老橘的香气,强调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的芳香,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颈联“水晚留苍翠,花深到淼茫”描绘了水晚时分,潭水与苍翠相映成趣,花朵深处延伸至远方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意境。

尾联“净回真本色,定有碧圆光”进一步深化了对橘树生命力的赞美,强调其内在的纯净与外在的光辉,预示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出生命的光芒。最后,“实好垂垂大,根灵故故长”通过橘树果实的成熟与根系的深入,表达了对自然生长规律的尊重与对生命不断成长的期待。“绿非悬宿雨,黄岂弄秋霜”则通过绿色与黄色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生命的循环与变化之美。“沆瀣仙浆里,方书圣道傍”将橘树与仙浆、圣道联系起来,赋予其超凡脱俗的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思考。“野夫长老病,白首几低昂”以老年农夫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衰老与自然规律的接受与感慨。“多谢扶持力,残生岂敢忘”则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力量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橘潭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力量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陈伯量挽诗二首·其一

朴茂开城府,师资足楷模。

官卑虽晚境,子仕却亨途。

不酒陈惊座,无金疏大夫。

何人碑有道,老手看慈湖。

(0)

谢朱鹤皋招饮四诗·其四

六年奔走汗颜红,此日行吟两袖风。

俗虑湔磨有诗册,净看明月照长空。

(0)

毛希元提干有庐山癖既卜筑居之又作卧龙楼与玉京道院一时诸老皆为赋诗矣知贱子非所长而亦令赋何也作三绝句资一笑·其二

卧龙消息合为霖,别派先通一线心。

若向祁山听响震,定知梁父不须吟。

(0)

浣溪沙

西苑烟光倚槛新。桃花艳艳静无尘。

照溪红映一天云。

肯放落红流出水,且寻歌舞赏明春。

持杯知是洞中人。

(0)

点绛唇·其二奉旨西湖探梅

不厌频来,探梅选胜湖山里。瑶林琼蕊。

真是游方外。玉殿珠楼,不并人间世。何妨醉。

都无寒意。满坐惟和气。

(0)

武陵春·其一重阳

今岁重阳经闰早,金蕊粲繁枝。玉殿珠楼步辇随。

高兴在东篱。且泛金英同潋滟,休与傲霜期。

只恐秋香一夜衰。须插满头归。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