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二》
《秋怀·其二》全文
清 / 贺贻孙   形式: 古风

霜气饱黄花,霞光醉白鸟。

山高秋复高,秋逐烟与草。

物性相因缘,谁能割昏晓。

我心同孤月,淡荡寄天表。

不夜魄常圆,无云风自扫。

秋色本自如,何劳费幽讨。

世人贵耳目,漫羡素娥皎。

蹑梯上广寒,不识门前道。

惆怅月中人,银丸弄空藻。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贺贻孙的《秋怀(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霜气饱黄花,霞光醉白鸟”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秋日清晨霜降,菊花饱满,霞光照耀下白鸟沉醉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接着,“山高秋复高,秋逐烟与草”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渐浓,连山峦也仿佛随着季节增高,秋色随烟雾和草木扩散。

诗人感慨“物性相因缘,谁能割昏晓”,自然万物的变化相互依存,昼夜更替是无法割裂的。他以“我心同孤月,淡荡寄天表”表达自己心境如孤月般清澈,超脱于世俗,寄情于广阔的天空。后两句“不夜魄常圆,无云风自扫”寓意着内心的宁静,即使在夜晚也能保持清明,风儿自然会驱散云雾。

诗人批评世人过于追求感官享受,忽视了自然的本真美,如“世人贵耳目,漫羡素娥皎”。他以“踏梯上广寒,不识门前道”暗讽那些追求虚幻的人,不知现实生活的真谛。最后,诗人以“惆怅月中人,银丸弄空藻”收束,表达了对月宫中孤独嫦娥的同情,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孤独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景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贺贻孙
朝代:清

明末清初江西永新人,字子翼。明季诸生,与万茂先、陈士业、徐巨源、曾尧臣辈结社豫章。明亡,遂不出。清顺治初,学使慕其名,特列贡榜,避不就。巡按御史笪重光欲举应鸿博,贻孙逃入深山,剪发衣僧服,自此不知所终。所作《激书》,颇多精到之论。另有《易触》、《诗触》、《诗筏》、《骚筏》、《水田居士集》。
猜你喜欢

十二月十八日会饮园夫献桃花二首·其二

晚秀尚可惜,早开真谓奇。

君看早开处,定是向南枝。

(0)

答马怀秀兄弟见访

移家连晚岁,屏迹值春寒。

旧业遗松径,幽栖远杏坛。

数椽容膝易,五斗折腰难。

有客来排闼,无人为整冠。

讽诗称鲍照,卧雪念袁安。

下里余谁和,《高山》尔自弹。

迎门屐齿折,扶病带围宽。

乍喜交时彦,相寻到冷官。

邻惊都骑盛,仆出草堂看。

光价连城璧,风流艺苑兰。

老嗟倾盖晚,贫觉布衣单。

午灶添茶具,烟蓑罢钓竿。

传呼闻杜曲,荣耀满江干。

文雅多歆艳,殷勤少接欢。

长鲸钩上掣,巨阙匣中蟠。

笔力千钧弩,襟怀百丈澜。

籍通金马选,诏待紫泥乾。

乐毅曾强赵,夷吾遂霸桓。

贵应联万石,功定服三韩。

留取刊彝鼎,勋名未汝阑。

(0)

无题

花影玲珑满绣林,自调绿绮背红窗。

惆怅佳期学弘线,七条请怨不成双。

(0)

孔明

有心兴汉室,不意托孤儿。

帝昔曾三顾,臣今表出师。

(0)

缘识·其三十二

结束分朋相间错,立在殿庭还不弱。

锦绣为袍供奉仪,流星电转争挥霍。

文里鸟巾皆一样,三春景色花荡飏。

承平此事比应难,盛世欢娱情好尚。

添肖况,堪可爱,香尘坠里无妨碍。

月杖怀挟击云门,引聚风光何意态。

令人骇目潜窥睹,杂剧教坊罗袂举。

銮铃珂佩白玉鞍,恣纵奔驰汗如雨。

笑中语,审听旨,速排丝竹调宫徵。

高高树影柳疏阴,头筹先得称心喜。

画鼓红旗双对凤,笛发龙吟能送断。

年少来来善乘骑,因依所习且随众。

(0)

缘识·其九十二

逢春便见野花新,往覆闲忙旧路尘。

轮走足轻多少意,世途常似梦中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