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郭端居已嗒然,野人争席不知年。
远梅晴昊移筇外,斜日林丘到水边。
池面薙苔连土气,松头爇酒带花燃。
兴阑纤月沿归艇,正值陶公醉欲眠。
西郭端居已嗒然,野人争席不知年。
远梅晴昊移筇外,斜日林丘到水边。
池面薙苔连土气,松头爇酒带花燃。
兴阑纤月沿归艇,正值陶公醉欲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嘉燧在西郊独居时的闲适生活和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首句"西郭端居已嗒然"表达了诗人寓居城郊的孤独落寞,但内心却保持着淡然。"野人争席不知年"以"野人"自比,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仿佛忘记了岁月的流逝。
颔联"远梅晴昊移筇外,斜日林丘到水边"通过写景,展现了诗人漫步寻梅、欣赏自然风光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晴昊"一词描绘了阳光明媚的天气,"移筇"则暗示了行走的轻快。
颈联"池面薙苔连土气,松头爇酒带花燃"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池塘边的青苔连着泥土的气息,松树上点燃的酒火映照着花朵,营造出一种质朴而温馨的氛围。
尾联"兴阑纤月沿归艇,正值陶公醉欲眠"以陶渊明的典故收束,诗人乘舟归去,月色微凉,正巧陶渊明般醉意朦胧,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志趣。
羽仪洁白如自修,风雨晦冥那失晓。
沙头鸥鸟不驯熟,雪里鹭丝太孤皎。
山寒夜半落叶深,闭门垂荑偎重衾。
闻鸡而起竟何事,我老看书不入心。
久无鬭志形如木,世上痴儿能舍肉。
白鸡之肉不可食,无劳断尾亦为福。
山僧穷独老无妻,想见爱养如婴儿。
得地羽毛愈应好,天年全得山中老。
四山如蝟毛,中有线路萦。
谁人导我来,得此掌许平。
雨后天宇空,夏气和且清。
休日一无事,驾言南山行。
南山有何好,翠壁列峥嵘。
巨木老已仆,赖有红石撑。
自人严大夫,废兴今几更。
穉干亦合抱,知几阅晦明。
幽壑架危亭,无风凉自生。
少间上绝顶,四望围长城。
涨江笼篆纹,小市分棋枰。
挽仰忘身世,独慨呼酒倾。
何知玉堂客,分杂巴叟耕。
下山喜同步,元自脚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