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笺记注,香糜匀染,生受绿蛾初画。
挑琴擘阮太多能,自写影、养花风下。
月低金管,带飘珠席,两好心情难罢。
芳时不惯是乌啼,愿一世、小年为夜。
红笺记注,香糜匀染,生受绿蛾初画。
挑琴擘阮太多能,自写影、养花风下。
月低金管,带飘珠席,两好心情难罢。
芳时不惯是乌啼,愿一世、小年为夜。
这首《鹊桥仙》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龚鼎孳所作,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情致的画面。诗人以“红笺记注,香糜匀染”起笔,暗示了女子细心记录和精心打扮的情景,犹如绿蛾初画的美丽。接下来,“挑琴擘阮太多能”赞美了女子多才多艺,不仅能弹奏弦乐,还能自我表达情感。
“自写影、养花风下”进一步描绘了她的优雅与闲适,如同在花香中悠然自得。月光下,金管轻吹,珠席飘动,两人共享这宁静美好的时光,难以割舍彼此的好心情。然而,“芳时不惯是乌啼”,诗人感叹美好的时光易逝,不愿让夜晚过早到来,希望时间能在他们的小世界里停留。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