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瓯清浅,莲峰乍送寒。
千花随羽扇,一叶动危栏。
澹荡襟兼洗,幽除露欲漙。
谈玄无日夕,海色入观澜。
碧玉瓯清浅,莲峰乍送寒。
千花随羽扇,一叶动危栏。
澹荡襟兼洗,幽除露欲漙。
谈玄无日夕,海色入观澜。
这首诗描绘了在碧玉瓯亭纳凉时的清凉与宁静之感。首句“碧玉瓯清浅”以“碧玉瓯”为视觉焦点,暗示出环境的清雅与精致,而“清浅”二字则透露出水的清澈与浅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莲峰乍送寒”一句通过“莲峰”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远处山峰的形态,更借“送寒”二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凉爽之气引入画面,强化了夏日纳凉的主题。
“千花随羽扇”和“一叶动危栏”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以“千花”展现繁盛生机,而后者则以“一叶”凸显微小变化,通过“随”和“动”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细微而又充满活力的变化。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澹荡襟兼洗,幽除露欲漙”进一步深化了纳凉时的感受。前半句“澹荡襟兼洗”中的“澹荡”形容心境的平静与舒畅,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后半句“幽除露欲漙”则通过“露欲漙”(露珠欲滴)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清凉与湿润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夜晚即将到来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谈玄无日夕,海色入观澜”两句收束全诗,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交谈的深邃与无尽,又以“海色入观澜”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视野,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的思考与遐想。整首诗通过对纳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之情。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
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後。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
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
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