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北邙上,下望如蚁位。
陇水匝树杪,乌鹊成夜魅。
笙竽列长杨,丹旐空悦媚。
朝见贵人入,暮见名上累。
昔有苏仙人,千年一归视。
华表化犹猢,铜人亦垂泪。
感此巢神山,长松读丹秘。
此事下我欺,药成非汝类。
孺子何无谋,日夕甘寤寐。
我登北邙上,下望如蚁位。
陇水匝树杪,乌鹊成夜魅。
笙竽列长杨,丹旐空悦媚。
朝见贵人入,暮见名上累。
昔有苏仙人,千年一归视。
华表化犹猢,铜人亦垂泪。
感此巢神山,长松读丹秘。
此事下我欺,药成非汝类。
孺子何无谋,日夕甘寤寐。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北邙山之景,俯瞰下界如同蚁行,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联想和感慨。开篇即以宏伟的视角展示了诗人的登高望远,接着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陇水曲折于树木之间,乌鹊在夜晚成群飞舞,笙竽(古代乐器)和长杨树并列,丹旐(官帽上的赤色饰物)空自悦媚。诗人在白天见到尊贵之人进入山中,在傍晚则见到名士们一个接一个地攀登。
接着,诗人提及了传说中的苏仙人,每千年才会归来一次。这一段落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随后,华表(宫殿前的旗杆)化作猢狲,铜制的人像也似乎垂泪,都是对景物生灵感应的形象化描述。
诗人因而感怀巢神山的美丽,以及长松下读书人的隐逸生活和丹药(指道家修炼的仙丹)的秘密。最后一句“此事下我欺,药成非汝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与超自然之间界限的感慨,而“孺子何无谋,日夕甘寤寐”则是在反思孩童的天真无知,以及每到黄昏便沉浸于甜美的梦境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仙界以及世俗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想象力。
铁瓮城开,记三国、孙郎曾霸。
依旧见、清江几点,翠峰如画。
尽日盘涡轻燕掠,有时过雨垂虹跨。
看微茫、葭菼划晴沙,风吹亚。波万顷,惊涛泻。
舟两桨,中流打。渐危矶路转,妙高台下。
隐隐树从京口断,纤纤月上瓜洲乍。
爱夜深、灯火近扬州,征帆卸。
橘雨初消,杏檐还湿,篱花新黄。
雁字风刀,一绳吹断,楼小斜照长。
江湖载酒,柘西招蝶,可怜都隔词场。
怪秋锦、筠扉也掩,诗瓢挑向濠梁。
耒边俊侣,同耕砚北,有时曲岸持觞。
记取他年,故园隐去,添个红藕庄。
罗窗朱舫,锦乡泛宅,相逢只在莼塘。
新声倚、更寻好手,细雕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