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三侄借半山诗因以示之》
《八三侄借半山诗因以示之》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我读半山诗,瞠乎不可及。

风骚融老腹,取次有掇拾。

清放太白章,悲壮杜陵集。

争雄而竞秀,鼎峙高嶪岌。

譬将云作锦,绚烂那得袭。

又如月长新,纤圿不可入。

山川谢佳丽,风雷怯呼吸。

想当下笔时,会见真宰泣。

惜哉有此奇,孔室未许入。

当时死翰死,颜孟庶并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zhíjièbànshānshīyīnshìzhī
sòng / chén

bànshānshīchēng

fēngsāorónglǎoyǒushèshí

qīngfàngtàibáizhāngbēizhuànglíng

zhēngxióngérjìngxiùdǐngzhìgāo

jiāngyúnzuòjǐnxuànlàn

yòuyuèchángxīnxiānjiá

shānchuānxièjiāfēngléiqiè

xiǎngdāngxiàshíhuìjiànzhēnzǎi

zāiyǒukǒngshìwèi

dāngshíhànyánmèngshùbì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对弟弟八三侄借阅王安石(半山)诗作的回应。诗人首先表达了对王安石诗歌的高度赞赏,认为其诗才横溢,超越常人,融合了《诗经》和《楚辞》的精髓,既有李白的清新豪放,又有杜甫的深沉悲壮。他将王安石的诗比作云锦,色彩斑斓但不可轻易模仿;又比喻为月的新颖,独特而不容他人侵入。

诗人感叹王安石的诗才超群,仿佛能感动天地,甚至让造物主也为之动容。然而,他惋惜的是这样的才华并未被当时的主流学术界所接纳,如同孔子的学说尚未被广泛认可一样。最后,他以自己未能与王安石并肩为文坛翘楚为憾事,暗含对八三侄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并发扬这种卓越的诗风。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送高生归青社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0)

和薛田察院咏雪三首·其三

密压溪筠入户斜,照开睡眼不须茶。

谁言落处无偏党,牵率诗家比酒家。

(0)

游洞霄登蓬山隐居

仙境孰为真,蓬山隐独清。

树林阴上下,楼观影峥嵘。

雨送流泉响,禽供捣药声。

何须天柱顶,身已在空明。

(0)

鹧鸪天.次韵东叔兄见贻生日

内贵何妨知我希。芳荪纽佩石兰衣。

不教尘外专云壑,准向人间驾使騑。

忧国梦,绕端闱。静言思奋不能飞。

时因风雨思畴昔,叹两苏公盍不归。

(0)

满江红.送西叔兄之官成都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冠盖会,渔樵席。

豪气度,清标格。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0)

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时适。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花露晓,松风夕。

经味永,山光吸。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