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孰为真,蓬山隐独清。
树林阴上下,楼观影峥嵘。
雨送流泉响,禽供捣药声。
何须天柱顶,身已在空明。
仙境孰为真,蓬山隐独清。
树林阴上下,楼观影峥嵘。
雨送流泉响,禽供捣药声。
何须天柱顶,身已在空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仙境景象。诗人魏克愚以"蓬山隐独清"开篇,暗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树林阴上下"形象地展现了山林的幽深与宁静,光影交错的"楼观影峥嵘"则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和神秘色彩。
"雨送流泉响"以雨声衬托山泉潺潺,自然之声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禽供捣药声"则借捣药禽鸟的鸣叫,寓言着仙人般的隐居生活。最后两句"何须天柱顶,身已在空明"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并不追求世俗的高处,而是感到内心的清净与超然,仿佛已经身处一种精神上的"空明"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出作者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和禅意。
雨萧萧、春寒欲暮。杜鹃声转□□。
东风与汝何恩怨,强管人间去住。行且去。
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树。青青故宇。
看浩荡灵修,徘徊落日,不乐复何故。曾听处。
少日京华行路。青灯梦断无语。
风林飒飒鸡声乱,摇落壮心如土。今又古。
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人生几许。
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
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
记宰相开元,弄权疮痏,全家骆谷,追骑仓皇。
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
知他是:燕南牧马,塞北驱羊。
啼痕自诉衷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
叹国手无棋,危涂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
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
二十载,竟何时委玉,何地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