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田常用铁牛耕。种得黄芽渐渐生。
法雨时时浇灌频。转滋荣。采摘归来上玉京。
三田常用铁牛耕。种得黄芽渐渐生。
法雨时时浇灌频。转滋荣。采摘归来上玉京。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忆王孙》描绘了一幅农耕与修炼相结合的画面。"三田常用铁牛耕",这里的"三田"在道家修炼中指人体内的三个能量中心,而"铁牛耕"象征着辛勤耕耘内在的修为。"种得黄芽渐渐生","黄芽"是道教术语,代表生机和灵性,言外之意是修炼者通过努力,内在的真我逐渐觉醒。
"法雨时时浇灌频",将修炼过程比喻为法雨滋润,强调持续的修炼和提升就像雨水滋养作物。"转滋荣",表达了修炼者随着不断精进,境界日益增长的喜悦。
最后两句"采摘归来上玉京","玉京"是道教中的天宫,象征精神世界的巅峰。诗人以采摘成熟的"黄芽"回归至精神的最高境地作结,寓意修炼者功成圆满,达到超凡入圣的境地。
整首诗寓言性强,既体现了农耕生活的智慧,又融入了修道的哲理,富有深意。
宛丘之别今五年,汴上留连才一日。
残生飘泊客东南,忧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独宛然,但觉岩岩瘦而实。
有如霜露入秋山,扫除繁蔚峰峦出。
自言近读养生书,颇学仙人饵芝朮。
披寻图诀得茯苓,云是松间千岁物。
屑而为食可不饥,功成在久非仓卒。
上侔金石免毒裂,下比草木为强崛。
涓涓漱纳白玉津,鍊以真元纳之骨。
神仙自是人不知,岂为难求废其术。
我闻公说心独嗟,欲问太虚穷恍惚。
奈何不使被金朱,乃俾枯槁思岩窟。
又观世事不可常,倚伏谁能定于一。
终身轩冕亦何赖,况有朝升而暮黜。
何如端坐养形骸,寿考康宁无夭屈。
乃知岂即非良图,却笑儿曹嗜糠籺。
青衫弟子昔受经,赋分羁穷少伦匹。
自知无命作公卿,颇亦有心穷老佛。
但思饱暖愿即已,妄意功名心实不。
终期策杖从公游,更乞灵丸救衰疾。
《再寄》【宋·张耒】宛丘之别今五年,汴上留连才一日。残生飘泊客东南,忧患侵陵心若失。先生神貌独宛然,但觉岩岩瘦而实。有如霜露入秋山,扫除繁蔚峰峦出。自言近读养生书,颇学仙人饵芝朮。披寻图诀得茯苓,云是松间千岁物。屑而为食可不饥,功成在久非仓卒。上侔金石免毒裂,下比草木为强崛。涓涓漱纳白玉津,鍊以真元纳之骨。神仙自是人不知,岂为难求废其术。我闻公说心独嗟,欲问太虚穷恍惚。奈何不使被金朱,乃俾枯槁思岩窟。又观世事不可常,倚伏谁能定于一。终身轩冕亦何赖,况有朝升而暮黜。何如端坐养形骸,寿考康宁无夭屈。乃知岂即非良图,却笑儿曹嗜糠籺。青衫弟子昔受经,赋分羁穷少伦匹。自知无命作公卿,颇亦有心穷老佛。但思饱暖愿即已,妄意功名心实不。终期策杖从公游,更乞灵丸救衰疾。
https://shici.929r.com/shici/zzse8jV.html
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
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
外高陟缥缈,却下逼重渊。
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
百丈未见底,立土如岩峦。
登高望四垠,目断无平川。
崩腾万马群,出没相后先。
虽有貔虎军,顾步安得前。
我观绝塞处,块土万雉坚。
崤渑自古险,秦人有重关。
信哉天作固,扃键谁敢干。
时平战伐息,地辟村落闲。
堆阜何茫茫,耕桑莽相连。
平生喜壮观,吊古重悲叹。
山川只自尔,兴废何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