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
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
外高陟缥缈,却下逼重渊。
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
百丈未见底,立土如岩峦。
登高望四垠,目断无平川。
崩腾万马群,出没相后先。
虽有貔虎军,顾步安得前。
我观绝塞处,块土万雉坚。
崤渑自古险,秦人有重关。
信哉天作固,扃键谁敢干。
时平战伐息,地辟村落闲。
堆阜何茫茫,耕桑莽相连。
平生喜壮观,吊古重悲叹。
山川只自尔,兴废何多端。
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
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
外高陟缥缈,却下逼重渊。
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
百丈未见底,立土如岩峦。
登高望四垠,目断无平川。
崩腾万马群,出没相后先。
虽有貔虎军,顾步安得前。
我观绝塞处,块土万雉坚。
崤渑自古险,秦人有重关。
信哉天作固,扃键谁敢干。
时平战伐息,地辟村落闲。
堆阜何茫茫,耕桑莽相连。
平生喜壮观,吊古重悲叹。
山川只自尔,兴废何多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山川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自然之力的磅礴。诗人站在高处,俯视下方,那种感觉如同站在巨兽的背上,从容不迫地观赏着周遭的山峦。
"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这几句开篇即展现了壮丽的景色,群峰如同波涛一般向西延伸,左右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正面则是层叠的高地。这样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而又错综复杂的自然之中。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外高陟缥缈,卻下逼重渊。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百丈未见底,立土如岩峦。" 这几句则通过对山势的细致描绘,更深入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力量。诗人用“采”、“缭”来形容山势之强悍和蜿蜒曲折,接下来又用“外高陟缥缈”、“却下逼重渊”表达出一种层次感和深邃感,而“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的描写则让人感到山之险峻。
诗中还穿插着一些历史的影子,如"秦人有重关",暗示了这片土地曾经历过战乱与封锁。"信哉天作固,扃键谁敢干"一句,则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古代人民筑关守边壮举的赞美。
最后几句"时平战伐息,地辟村落闲。堆阜何茫茫,耕桑莽相连。平生喜壮观,吊古重悲叹。山川只自尔,兴废何多端。" 则是诗人对当下和平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历史变迁的感慨。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胸襟,还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沉重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山水诗,通过对山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